突破时空限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我院与“双下沉”医院院区间MDT流程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突破时空限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我院与“双下沉”医院院区间MDT流程探索

陈宗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市310003)

【摘要】目前我院与协作医院之间的远程多学科疑难病联合会诊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如何重点做好我院与各“双下沉”医院院区间的远程MDT,发展和扩大MDT的概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孤立走向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及会诊后的双向转诊工作,是我们目前亟需探索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双下沉”医院远程MDT流程管理

1背景

首先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始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路子,创新医疗协作模式,并逐步运用多种协作模式,以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为纽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合理分布,让最基层、最困难、最缺医少药的农民群体分享到了医改的成果。截止2016年12月31日我院与各协作医院之间已经开展约560远程多学科联合会诊。

其次浙江省自2014年开始在全省医疗机构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以下简称‘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我院与6家基层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并选派医生到基层医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开展,真正让集中在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多“下沉”到基层医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医院的医疗水平,但还是很难全方面提升这些医院诊治疑难杂症的能力。因此“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运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截止2016年12月31日我院与各“双下沉”医院之间已经开展约60例远程多学科联合会诊。

第三伴随医学技术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专科细分给患者带来专业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招致一些弊端,如不同专科的医生各自为战,他们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却无法满足医患双方对医疗流程和整体疗效的需求,MDT的出现为医疗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新思路,使传统的个体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

2目的

发展和扩大MDT的概念,从孤立走向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专科细分给患者带来专业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招致一些弊端,如不同专科的医生各自为战,他们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不甚了解。这样的背景,显然不利于患者得到综合诊疗,同时不利于各学科“互助”和齐头并进,远程MDT跨时空地使传统的个体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围绕患者的需求,发挥学科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推动多学科交叉区域医学水平的发展,形成和增进医院核心竞争力。

3流程

开展我院与各“双下沉”医院院区间远程MDT基本流程:提交申请、提供病历资料或动静态图像、协调员预审、补充资料、远程交流、提出诊断意见及治疗方案建议。

3.1各“双下沉”医院诊前准备流程

(1)征得患者本人或患者代理人(患者法定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提交我院。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我院情况介绍、申请的理由与收费情况;

(2)提出院区间远程MDT申请;

(3)准备所需资料,包括:病史摘要、临床检验、检查的文字、数据及图像等,向我院提交多学科疑难病联合会诊申请;

(4)完成院区间远程MDT医疗病历的数字化制作、传输工作。

3.2我院诊前准备工作

(1)初步审核资料,对资料逐项核对,保证资料信息完整,质量可靠;

(2)确定会诊专家和应诊时间,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材料;

(3)对危重和急诊患者及时响应,对普通和疑难患者在72小时内响应。

3.3开始院区间远程MDT前,双方各自检查并连线测试远程医疗系统。

3.4会诊

(1)申请院区间远程MDT的“双下沉”医院医师简要介绍病史及当前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专家视情况向患者或家属询问病情;

(2)双方讨论病情,我院专家参考“双下沉”医院医生的意见,结合患者病情及发展变化,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交《院区间远程MDT专家意见单》;

(3)“双下沉”医院医生应充分考虑我院医生提出的诊疗意见,并结合患者反馈情况及时补充。诊疗意见以书面为准。

3.5转诊:与我院签订转诊协议的医院,病人会诊后有转诊需求的,由转出医院医务科提交申请并同时提交病历资料,我院医务科协调。

(1)转出医院主管医生登录转诊平台填写并发起转诊申请,患者诊疗信息随即导入转诊平台;

(2)接收医院科室转诊联系人收到短信通知,48小时内登录转诊平台,并参照相关疾病的转入标准对转诊患者进行评估,同意转入或不同意转入;

(3)同意转诊后,发出转诊申请的医生及转诊患者将收到短信通知,患者在约定时间凭身份证和短信即可至转入医院办理入院。

4质量管理

(1)我院将远程医疗疾病诊断及辅助诊断质量纳入本单位质控监测体系,加强远程医疗过程管理、终末质量评估;

(2)我院定期对“双下沉”医院申请院区间远程MDT的病历资料准备、采集质量情况做出评价;

(3)院区间远程MDT结束后我院与申请会诊“双下沉”医院应根据对方响应速度、诊疗前准备情况、人员到岗时间、沟通效果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

(4)我院定期统计院区间远程MDT患者远程医疗后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未愈率、死亡率,并向申请会诊“双下沉”医院反馈统计结果;

(5)我院定期对接受院区间远程MDT的对象进行回访,并建立相应的回访制度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