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防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防范分析

蒋博

蒋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对心血管内科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风险

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医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由于心血管疾病多发的群体是老年人,他们住院后病情变化比较快,往往防不胜防,而且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虚弱,所以他猝死率比较高。护理人员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需要分外谨慎与用心,有点疏忽就很有可能引发护理纠纷。因此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以避免护理纠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下面就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中隐藏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避免与解决,做了一些分析。

一、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风险问题

(1)护理人员可能产生的风险

首先是有些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

有些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三查”“七对”的工作观念不强,在执行工作的时候,没有认真检查核对药物,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做进一步的核对,操作结束的时候,也没有做最后的确认,导致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例如拿药、打针、输血等弄错了对象。

其次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没有存在着良好的沟通问题。

有些护理人员工作中只是刻板的完成一系列技术性的操作,而对待患者的一些医疗疑问不能做很好地解答,让患者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感到不理解,从而未能选择科学的、正确的诊疗措施。

再次护理人员的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有些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未能跟得上,有些护理人员经验相对不足,这些情况势必导致护理人员对病患的情况不能很好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协助医生的工作,最终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最后,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的马虎应付问题。

护理文件书是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日程的纪录,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的、确切的纪录,导致一些漏记、错记现象,这样当护理纠纷的时候患者轻易地就能摆出证据来。

(2)患者自身可能产生的风险

心血管内科的包含着方方面面的联系,这类病情非常复杂,普通患者缺乏对医学健康知识的了解,导致在病情得不到控制甚至猝死的时候,一味地归责为医院造成的。病患由于患病本身的不适,住院后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休息不足,情绪不好,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而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却盲目地指责医疗护理,因为信任的缺失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医院自身可能引发的风险

医院的环境是否干净、整洁、优美,都直接影响着病患者的休息,有些突发的扩建或者是医院本身的位置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势必影响着患者的作息,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一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都喜欢安静。而且医院的人群比较复杂,医院保安对医院的规范存在不足。都会导致患者对医院医疗及护理人员产生不良的情绪,存在着护理纠纷的风险。

二、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对外进修,让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跟得上不断发展的医疗发展脚步。同时,医院提供护理人员专科讲座指导课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纠纷意识。

(2)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让护理人员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赏罚制度,促进护理人员自我管理、互相监督。这样才能给予患者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3)在患者输液与针水推进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握速度,以免患者不适反应。

(4)对护理文件以及护理文件纪录进行规范管理,护理文件对于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应付了事,必须及时、准备纪录。对于记录护理文件不熟悉的人员,应该及时培训,使得护理文件的书写更科学、真实,协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患的整体发展情况。

其次,端正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建议良好的沟通关系;

(1)护理人员要有一颗慈爱的心,对待患者提出的疑惑不解的就医难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细心地分析与讲解,虽然护理工作比较繁忙,但是护理人员不能因此就缺乏对患者的关心,要时刻考虑到患者的感受,学会尊重,要尽量缓解患者的痛苦,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日常中要做到不讲粗话,行为文明,对于医嘱一定要对患者讲述清楚。医院的干净卫生以及噪音污染,需要确切处理好。

(2)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让理论联系实践,才能让护理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同时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讲解心血管内科的一些知识,让他们对未来存在的风险有一些了解。此外,指导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健康饮食、良好作息。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讲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对接下来的诊疗方法,以及对用药进行分析,从而稳定患者的焦急情绪。

(3)对于医院的收费,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及时发放收费清单,让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收费一目了然,杜绝错收或者漏收现象,对于收费较高的项目要及时通告家属以及患者,做好解释,才能避免患者由于收费问题的争吵。

(4)完善管理制度,建议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同时也要规范患者的行为。对于有可能造成护理纠纷的护理行为,所引发的可能发生的问题要认真、及时做好应对方式方法。对潜在风险的护理行为,要及时提醒,告诉护理人员该怎么做;此外,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疾病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明白这种疾病不是就医了就代表着绝对安全,但是教育过程不要硬邦邦地只使用一种方法,要有针对性,方法要符合患者本身的性格特征,这样他们才能听得进去健康知识教育。

5医院应该极力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完善硬件设施,倾听患者的心声,让患者信任医院,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小结

当患者就医的时候,护理风险就随时存在着,因为心血管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心血管疾病人群好发于老年人,相对于医院的其它科室,心血管内科存在的医疗风险要高很出很多,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也要谨慎细致许多,稍微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发护理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端正服务态度,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素养,对于各个环节的操作应该规范护理,记录好护理文件,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就医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总之,护理人员要有安全护理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176-17

[2]孙小慧《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56)

[3]李晓慧、牛耿国内外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