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

李柏华

李柏华

〔摘要〕在我国古代诗歌的百花园中,

《孔雀东南飞》是其中一朵灿烂的奇葩,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历来被人们所称赞。《孔雀东南飞》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刘兰芝、焦仲卿是塑造最成功的两位,他们为了获得爱情的自主与幸福,与封建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直至以身殉情,一个“举身赴清池”,投水而死,一个“自挂东南枝”自缢而亡。他们的光辉形象千百年来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为了心中那块圣洁的净土,为了心中那永远的爱情,为了追求永远的幸福而与封建礼教作不懈的抗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家长制坚强不屈

刘兰芝,作者是把她作为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代表来刻画的。她年轻美丽:“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打扮起来,足下丝履,耳际明珠,艳丽无比;行动起来,姿态轻盈,纤纤细步,“精妙世无双”;她勤劳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她也很有教养,这不光表现在她会弹箜篌、诵诗书,而且也表现在她对焦母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上。因此,她是个有一定教养、知书达礼的青年妇女。她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表现了她的善良和友爱;她对仲卿爱情专一,惜别时留下箱笼,分手时以蒲苇为喻直至发出“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约,这些,表现了她的倔强、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等可贵的品质;她遇事有主见,不同意仲卿“复来还”的幻想,慨然允诺太守家的求婚,这都表明了她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在那封建社会的沉沉黑夜里,她像划破夜空的明亮的流星,给那些封建的卫道者以强有力的打击。

作者之所以把刘兰芝作为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来刻画,原因有二:第一:刘兰芝反抗以其婆婆和长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和礼教,态度坚定,绝不妥协,表现了极其坚强的性格特点。首先,繁重的纺织劳役,她顽强的忍受着,勤劳纺织,却遭婆婆“大人故嫌迟”的挑剔,这让她无法忍受,免不了要辩解几句,但又遭到婆婆“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无理辱骂。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劳动妇女的坚强。她敢于突破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发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的沉痛而强烈的呼喊,为了获得人的待遇,为了自己心中的尊严,她毅然踏出了这一步,成为了中国古代一个光辉的妇女典型。这就是刘兰芝。

第二:刘兰芝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聪明、善良,在斗争中有能有分寸的忍让。生活在封建时代,受的是封建教育,在婆婆跟前是个晚辈,在长兄面前,是个妹妹,然而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她。所以,对待婆婆的压迫、辱骂和兄长逼嫁的态度,主要是坚强的反抗,但也有忍让,分寸的忍让。这些,又恰恰是她聪明、善良的表现。“鸡鸣入机织”,但婆婆还是“嫌迟”,在忍让一番之后,看出婆婆遣归的用心,才主动提出“遣归”。辞别婆婆,婆婆竟然“怒不止”,而兰芝在临走时,一句“今日还家里,念母劳家里”,不能不说这是她对年老婆婆的一种关切。如此的一个好儿媳,婆婆竟不知珍惜。兰芝就这样一步步的忍让,从而也就更让我们看到了婆婆、兄长的专横、暴戾,也更让我们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以上两点,让我们认识到了刘兰芝坚强、善良、忍让,懂事的性格特点,更让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人物认识到了一种制度、一群人对一个美丽、善良女子的侵害,刘兰芝,如一片红叶陨落了,但她的死是有价值的,她以壮美的死,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家长制与封建礼教的残暴罪行。她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焦仲卿,一个刘兰芝抗争到死都深爱的

男人,他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但是却不敢直接反抗破坏他爱情和幸福的母亲,违心地送走兰芝,但他又深爱着兰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当团圆梦破灭之后,敢于违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挂东南枝”,跟兰芝一样,也是充满了叛逆精神的。但他的叛逆,与刘兰芝又有所不同,焦仲卿的这种叛逆是被一步步的“逼”出来的,是受了自己爱人的影响最终觉悟的,不管怎样,他还是“醒”过来了,冲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和兰芝双双命赴黄泉,去守护他们坚贞的爱情。一个不再嫁,一个不再娶,以其生命之火,直向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烧去,烧掉它的罪恶,让人们觉醒。

焦母,兰芝的婆婆,仲卿的母亲,这个专断蛮横又颇有心计的封建老太太,在诗中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化身。封建家长制决定了她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的话是不可更改的,她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而刘兰芝又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和坚强性格的女性,因此婆媳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刘兰芝夫妇的悲剧也就是不可避免的。这首叙事诗的深刻性就在于:作为焦母,尽管她很爱自己的儿子,却亲手毁了他儿子的一生;她想褫夺兰芝爱的幸福,结果却失去了自己晚年的最后一点幸福和慰藉。她在仲卿自杀前“零泪应声落”的惶恐哀求之状以及她“求合葬”仲卿夫妇的懊悔补过之举,正有力地说明了封建礼教不但造成了青年人的悲剧,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看!那高耸在华山下的合茔,显示了封建礼教的失败,封建家长制的虚弱。

这几个人物形象,焦母的蛮横,兰芝与仲卿的悲剧,无情地鞭挞了那个罪恶的社会,让我们看清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吃人的本质。更通过兰芝夫妇的反抗,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国青年身上那种极其宝贵的品质,正是这种追求自由,不甘心任人摆布的反抗精神,鼓舞着兰芝夫妇之后的成千万青年男女去为他们的幸福、自由而奋斗。

爱就有如此大的力量,甚至超越了生死。捍卫我们的爱情,让爱的阳光播撒世界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三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