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冠心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谈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冠心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祁宏英

(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药剂科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2015年收治的3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情况进行分组,分为A组(对照组),B组(短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C组(长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各组110例患者,通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支架内狭窄率和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评价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冠心病安全性。结果:C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无差异(P>0.05);B组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与A组无差异(P>0.05),但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长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使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增加的风险,短时间使用则可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建议临床上使用时不要长期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质子泵抑制剂;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88-02

冠心病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现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经过该方法治疗之后往往需要使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生成的药物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治疗,以此来减少患者支架内形成血栓,对患者造成威胁[1]。但是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同样对患者不利。近年来的临床数据显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拮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生成的效应,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康复。但同时也有专家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2015年收治的330例冠心病患者在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的安全性。现在对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75例,女患者155;所有患者均未有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过敏患者;且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变。330例患者均在治疗后2年内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1.2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使用时间分为A组(对照组,未联合质子泵抑制剂)、B组(短时间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C组(长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均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超过1年;其中A组患者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B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但是时间不超过6个月,C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时间超过6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1.3治疗标准

通过观察三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其中不良反应主要是指患者心绞痛、心衰、心梗、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死亡情况等心血管反应和消化道出血或大出血情况。消化道出血主要是通过患者便检判定,潜血试验检测结果2次为阳性者则为消化道出血,当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值下降超过3g/dl时,或者临床上认为需要输血时则认为是大出血;当患者的胸痛症状发生时的心电图显示为ST-T变化则认为是心绞痛发作;当患者支架内的官腔缩小超过50%时则认为是支架内再狭窄。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其统计学意义以显著差异P<0.05表示。

2.结果

2.1三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情况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在采用相应的治疗后到我院进行复查造影的时间基本无差异,均在14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复查。本文研究结果发现C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A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与A组无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

3.讨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之后,往往需要联合使用氯吡格雷以此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从而降低患者支架内生成血栓的危险,同时也可减少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2]。氯吡格雷是一种非活性药物,因此其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往往是经过肝脏转化之后的产物,代谢物与血小板中的受体发生不可逆转的结合,从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细胞色素P450的同工酶介导了氯吡格雷在肝脏中的转化,所用同工酶中细胞色素P4502C19的作用最大,抑制P4502C19的活性的药物也可以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然而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P4502C19抑制剂。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临床数据显示,奥美拉唑可以显著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效果。奥美拉唑是一种典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同时该类抑制剂还包括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虽然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的代谢途径有关,但是,临床上对采用质子泵抑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仍有许多不同意见[4]。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的效果有可能是夸大的,其实两者联用所产生的效果远没有我们预期的显著,或者是否所有的质子泵抑制剂都可以和氯吡格雷联用产生相同的效果。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对细胞色素P4502C19的亲和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上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临床上的争议所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质子泵制剂联合氯吡格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少患者消化道内出血的情况,但是却增加了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而对于心血管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则无影响。临床上在应用的时候需要酌情考虑。另外,本文初步结论显示,二者联用时控制时间在6个月以内,效果可能更佳。现在临床上对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氯吡格雷在使用时,各个药物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及质子泵抑制剂的种类对效果影响的研究均较少,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国钦,区彩文,宋明才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联用氯吡格雷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9):77-80.

[2]庞军,张钲,白明等.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4(8):578-582.

[3]庞军.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远期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3(z1):131.

[4]王悦,李雅君.质子泵抑制剂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