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毕慧颖

毕慧颖

(长岭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吉林松原131500)

摘要目的:分析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入院的4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和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弱于观察组,且抑郁、焦虑评分较高,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晚期癌症;应用

晚期癌症身体多处于虚弱状态,心理上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行为,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对其疾病治疗,而且需关注其心理情况[1]。此次对入院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研究表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4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范围37-72岁,平均年龄(51.5±1.2)岁,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范围35-75岁,平均年龄(52.4±1.8)岁,采取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在本研究中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进行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内容如下:①健康宣传。入院时让家属陪同参与知识讲座、视频观看、阅读宣传手册等方式,使其了解疾病知识、治疗流程、用药以及注意事项等。②心理护理。晚期癌症身体十分虚弱,心理上也容易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使患者在医院和家庭双方面的鼓励下,消除不良情绪,引导积极配合治疗。③日常指导。医护人员告知家属患者日常饮食、作息以及突发情况预防措施,耐心解答家属的疑惑,能安抚家属的不安心理,使家属能正确认识患者情况,提高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利用自我效能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有29个条目,压力和情绪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病症管理和缓解期维持管理四个维度,总分为40分。(40-30)分自我管理能力强、(29-15)分自我管理能力较强、(14-5)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4-0)分无自我管理能力。

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表(SDS)、焦虑自评表(SAS)进行评分,两表总分为100分,患者抑郁测评结果≥60分,为抑郁状态,患者焦虑测评结果≥50分,为焦虑状态,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晚期癌症的护理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模式,不仅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和工作态度的要求更高,而且需要家属对疾病有清楚的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因此对晚期癌症进行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就是家属参与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日常指导,使患者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能够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3]。

本次对两组晚期癌症患者分别采用自我效能表和抑郁、焦虑自评表进行测评。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且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P<0.05)。因此,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以缓解晚期癌症患者负面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汪新菊,瞿广桥,熊琼英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50-2051,2059.

[2]王丽娟,张琳,李彩萍等.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今日健康,2015,14(12):21.

[3]王燕玲,黄美珠,王燕燕等.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临床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6):76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