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除尘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棉纺厂除尘设计探讨

陈全彬

新疆阿拉尔市三合辰龙纺织有限公司陈全彬

摘要:本文从棉尘散发的特点、除尘系统的设计,以及控制棉尘的途径这三个方面对棉纺厂除尘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棉纺厂;除尘;设计;探讨一、前言在棉纺织厂中,在工作厂房中经常会出现棉尘,这些棉尘达到足够的浓度,极易发生保障事故,严重影响了厂房的生产安全。

二、棉尘散发的特点棉花在从棉堆一棉块—棉束一单纤维的被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打击、撕扯和分梳,高速运转的机器周围散发出大量的尘埃和短纤维,随着空气流动,整个车间充满着舍尘空气。不同的生产车间有不同程度的棉尘散发,同一台机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棉尘产生。如清梳联车间含尘浓度比较高,设备局部排除杂质量较大,可纺纤维含量高;而细纱捻线车间空气中飞花短绒较多;精梳机卷杂辊上杂质短纤维含量高,大部分要用作次等纱的原料;同一台机器上部排放的气流中含微尘较多,而下部则大颗粒杂质较多。

1.开清棉车间产生棉尘的设备有自动混棉机、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豪猪开棉机、除微尘机、清棉成卷机等。机上通过凝棉器排风排除棉流中微尘,机下通过打手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棉流中的杂质排除。

2.梳棉车间随着高产梳棉机的发展,梳棉机的台时产量已由10kg左右提高到45kg以上,后车肚落棉和盖板花都显著增加,车间飞花增多,空气含尘量显著增高,如不采取积极的除尘措施,会恶化工人劳动环境,影响生条质量。为此在梳棉机上道夫罩盖、刺辊罩盖和后车肚等不同的部位布置吸尘点。

3.精梳车闻精梳落棉的排杂是用高速回转的毛刷把嵌在锡林针间的短纤维和杂质刷下,再由车头单独小风机产生的气流将其吸附在尘笼表面,然后卷在落棉辊上排除。新厂设计时,一般考虑集体吸落棉,在精梳车问预留空地存放除尘设备,由尘室的风机通过管道将尘笼表面的棉尘短绒吸走。

4.细纱车间一般在细纱机车肚下方开窗埋管,结合空调送风,上送下排,将空气中的棉尘从地下管道吸人尘室。或用巡回吸尘小风机吸走空气中浮游的飞尘,送往尘室。

5.捻线车间对于普通纱线的生产。后加工车间一般不采取除尘措施,对高档纱线的生产有必要实行捻线车间除尘。同样在捻线机车肚下方开窗埋管,通过地下管道将空气中棉尘吸入尘室。

三、除尘系统的设计除尘系统应按工艺设备布置进行划分,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排尘点,距离较近时,宜合设一个系统,但每个除尘系统处理风量不宜过大或过小。除尘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除尘管路、除尘设备、除尘风机。

每个除尘系统的除尘管网布置应力求各条管路风量、风阻相近,并联管段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宜小于10%,。进入除尘设备的除尘风管的数量、管径的大小也应满足可在除尘设备进风段上足够留洞的要求。除尘管道敷设通常有地沟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地沟敷设又包括地沟直接抹平做除尘管道,和地沟内铺设镀锌铁皮风管两种。地沟敷设方式不碍车间观瞻和采光,但也不利于消防安全,并且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不宜采用。

架空敷设具有便于检修和节约土方量,减少工程造价的优点,近年来,此方式采用较多。

在设计中,还特别应注意,输送气体介质的密度与清洁空气有很大不同。风机产品样本性能表中的参数是清洁空气在标准进气状态时的参数,而除尘空气因含有大量尘杂,密度大幅度提高,导致输送物料或除尘时的阻力损失比输送清洁空气时要大,通常是按输送清洁空气时计算的阻力损失乘以大于1的修正值来计算。

棉纺厂除尘管道内的空气应带动其内尘杂运动,也就是除尘管道应作成不允许沉降的管道,这样就要求物料或灰尘在管道内的输送速度要大于物料的自由沉降速度。流速过低,则不能满足此要求,但流速过高,会使管道总阻力加大,要求主风机压头升高,最终增加用电量,系统运行不经济。通过观察试验和实际应用检验,我们认为管道内流速做到10~14m/s,即可较好的满足要求,除尘管道应作成圆形,且管径不应过大,否则即使风速再提高,也很容易积尘,通常管径应小于Ф600。

对于开清棉车间、回花车间,工艺设备型号较多,但每个型号的台数较少,此时,除尘管网宜每个排尘点除尘管道单独设置。但对个别排尘风量很小的排尘点,也可采用多点汇总的形式,如FA103、FA109、FA106A,即为此情况,并且这些排尘点均要求较高的吸入点负压,此时,我们可以采取将上述排尘点汇总,接入接力风机,以增加管路总压力,再接入除尘设备的方式。

梳棉车间、精梳车间和气流纺车间,则是同一型号的多台工艺设备布置。对此,我们应采取,几台工艺设备除尘管道汇总,然后多条除尘管道平行进入除尘设备的多管汇总方式。对于除尘总管,应按照支风道的加入,而作成逐段扩大型,以保证各排尘点总阻力平衡。

棉纺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丙类生产厂房,在棉尘含量达到某个界限,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氧含量、着火点时,粉尘能够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对此,我们认为,为了防火防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尽量将除尘室布置在有外窗、外墙,能够泄爆的地方。除尘系统尽量不要连通,宜独立设置。

做好除尘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保持除尘室、除尘设备、除尘管道的清洁,使粉尘含量达不到爆炸极限。

在纺织除尘系统实际设计中,因为运行经济和稳定车间温、湿度参数的原因,除尘回风不可能全部排掉,常要将经过除尘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除尘风管回至空调室做空调回风使用。为此,在希望减少除尘管路总阻力的前提下,一方面,可通过减少整个除尘管路弯头数量和总长度(即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另一方面,在总长度已经不可减少的情况下,我们也希望,减少除尘器前管道长度,而加大除尘器后管道长度,从而也可有效减少总阻力。

四、控制棉尘的途径根据国内外经验,控制棉尘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可概括如下:1.改进纺织机械设备:对发尘量较高的机器,必须采取全密闭或部分密闭措施,同时采用落棉自动排除系统。

2.利用空调装置,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车间空气含尘浓度的途径有:(1)加强对新风、回风的过滤;(2)采用全面送风和排风宜采用“上送风,下排风”形式,合理组织车间气流运动。

3.改进除尘设备,提高除尘性能:选用效率高、阻力小,易维护管理的除尘设备,对改善车间环境,降低空气含尘浓度,有着重要意义。

尤其对纺织厂,在采用两级除尘,连续吸尘清灰的滤丰设备的同时,正在开发性能高,易再生而不易损坏,并且价格便宜的滤料。

4.提高原料质量,改革生产工艺有关资料表明,改良棉花品种,提高原棉质量,可减少棉尘产生和环境污染。对于使用品级低、含杂多、纤维短的原棉生产粗号纱的工厂,在改造前纺设备的基础上,可将环锭纺改为气流纺,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降低车间空气含尘浓度,使车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五、结语总的来说,为了减少棉纺织厂中的棉尘的浓度,进而最大程度的保障生产安全,就需要我们对除尘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1]胡雪春,万丽凤.棉纺厂除尘设计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11年10月,第9期,312-313页[2]付艺.浅谈棉纺厂除尘.[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3年10月,第1期,112-114页[3]高谦益.棉尘问题概述.[J].棉纺织技术.2012年10月,第10期,222-224页[4]杨建生.棉纺厂棉尘控制.[J].纺织导报.2011年8月,第9期,111-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