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林梦罴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揭阳522000

【摘要】【目的】针对早期抗抑郁所采取的治疗对于基底节区脑溢血患者预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所进行抗抑郁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早期的抗抑郁治疗,其中涵盖了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心理干预等;并对两组患者在入院3个月后的情况同入院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了评估;【结果】通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BI指数以及FMA评分均占据了绝对优势;【结论】早期所开展的抗抑郁治疗对于基底节区脑溢血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进行有效的缓解,同时也使得患者的日常及预后生活能力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关键词】抗抑郁;脑溢血;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神经科危急重病症,有着极高的死亡率;对于该病症,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型就是基底节区脑出血,这一病型由于所导致的出血部位紧邻人体一些重要的功能区域,所以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基底节区脑出血这一病症由于所具备的起病急、进展快以及发病前少有征兆等特点,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突然性打击,使患者短期内难以接受这一事实,进而诱发患者产生一种精神性心理障碍。常规的治疗方案一般注重的都是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的恢复,对于其精神方面的治疗却没有一足够的关注,因此其所达到的治疗效果也显得极为有限。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为时间节点,从这一时间段内随机选取了我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分析。

纳入标准:(1)发病时间在72小时之内,经过头颅CT检测确定为基底节区脑出血;(2)患者的血肿直径超过2公分;(3)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4)存在明确的高血压病史;(5)发病前并无神经性疾病病史(如抑郁症、焦虑等);

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处于42至76周岁之间,在发病之前运动能力均良好,处于90.2%以上,患者的就诊时间平均为10小时左右,在患者发病后出现中度及以上抑郁的有近60%;实验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各25例,年龄处于43至78周岁之间,患者在发病前运动能力也都处于90.2%以上,患者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0小时,患者在发病后出现中度及以上抑郁的有59.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研究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手段。

1.2.1心理干预

首先加强对于患者情绪的观察,实时掌握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和沟通;其次加强对抑郁症的教育和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再次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舒缓家庭的心理压力;最后安排心理咨询师提供开导和支持。

1.2.2抗抑郁药的治疗

抑郁患者在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用氟西汀口服药,每次20mg,一天一次。

1.3观察指标

通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之后,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I指数、简式Fugl-Meyer评分等方法对患者的变化进行评定,并对患者的易于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等几方面进行评估。

2.结果

通过3个月的治疗,发现两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BI评分相比入院时均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从对照组来看,该组患者的HAMD评分相比入院时并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之前入院时水平;另外,在NFA评分方面,两组患者与住院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几项评分发现,实验组的HAMD评分以及BI指数、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但在NFA评分中并无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相比对照组较轻,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属于一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神经科急症,其一般比较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发病突然,同时由于其所导致出血部位与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区域向邻近,也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另外,因为发病通常很突然,所以在发病之初也往往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的征兆,发病后患者的肢体能力以及言语能力等方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显著地降低,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心理负担。所以,多数的患者在病后很容易出现抑郁等情绪,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与转归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关注的是如何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对于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并没有一足够的关注。由此所造成的一种结果就是即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由于心理情绪的原因,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制约。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前期的抗抑郁治疗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而帮助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能够很好地恢复到之前水平;与常规治疗所不同的机制就在于: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之后,同时对于该疾病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患者对于治疗的认同感以及主动接受治疗的欲望相比之前也得到了显著地增强。

总而言之,对于早期的抑郁症患者,针对性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波动,而且在日后的恢复过程中,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华,王怡雯,郝磊,田洪,张玉波,周虎传,刘磊.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5,03:239-241.

[2]于清宇.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因素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

[3]肖胜.早期DTT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扬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