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

张可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城市利用自身的现有资源,如土地、能源等进行经济和人文的发展,并且逐渐呈现出适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布局。当今城市的发展阶段具体特征为城市居住人口数量逐年上升,并且人类行驶的交通工具由于购买力的逐渐提高而使数量与日俱增。而逐渐增多的车辆与传统轨道交通建设的矛盾逐渐积聚,在一定时间会呈现井喷式的爆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进行相应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两者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并且牵制的关系,假如轨道交通缺乏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及总体规划会出现问题,同时总体规划不当的话也会导致轨道交通出现弊端。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互动关系

1导言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对交通实施的一种整体布局,进而合理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细节。因为随着城市客流量的发展,城市交通也应该顺应发展潮流,为人们的出行方便提供帮助。要合理规划轨道交通就应该事先从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着手,实施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合理利用该城市的空间,参考该城市的经济水平和配套设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通俗来说,城市规划就是把该城市的有利空间利用起来,对其进行设计调整,以便更好地符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

2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互动的研究

2.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概述

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规约束、运作过程以及体系设置。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普遍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城市交通规划的法律条文不够完善和详细,导致很多交通规划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必要成本,利用法律的空白点,不顾国家的法律和人民的人身安全。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完善,人们开始对此加以重视,并且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的法律条文在逐渐趋于完善,城市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运作过程方面,城市的轨道交通从前期的建设到后期的管理,全都包括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范围之内。在体系设置方面,主要包括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规划与轨道的远景规划。项目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一些具体实际的问题,而远景规划则是将规划的重点放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大方向上,为未来的发展态势提前做好准备。

2.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互动关系

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协调与和相互融合的关系,但是更多的表现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由于城市整体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的过程,所以城市规划讲究的是规划的过程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并不用像城市整体规划那样考虑规划的过程性,而是具体详细的考虑轨道自身的规划发展和建设成果。城市整体规划注重满足各个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内部的合理优化,力求城市呈现出一个秩序井然、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综合体。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则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由此导致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时,要仔细研究城市整体规划的布局方向,以提升自身规划的机动性与预见性。

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建设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相关学科及理论,又与建筑工程、社会经济等联系紧密。因此在其规划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我国轨道交通规划主要坚持的理念和思路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充分结合城市规划线路走向的自然情况,其建设途径主要如下。

3.1以交通分析为主导

轨道交通必然要以交通分析及规划为基础,从交通模型、交通预测等方向入手,同时引导城市土地发展、利用和工程方案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要具有疏解城市各区间交通压力的功能,其设计要符合城市的主导客流方向,与城市道路系统之间形成互补关系,与城市其他公交网络系统要衔接顺畅,实现疏导功能;二要能引导城市空间的拓展,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的逐渐成形。在城市中心城区部位规划要符合城市形态和布局,在城市边缘区部位规划要留有余地,便于跟随城市规模的调整扩大及功能定位而不断扩充发展。特别是建立连接各区的轨道网络,引导城市的轴向发展,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聚焦效应,带动轨道交通的沿线开发及轨道连通的外围组团的发展,构筑与城市中心体系相适应、与土地利用相协调、规模合理、层次清晰、高度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2重视交通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

城市交通的规划离不开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所以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不仅要利用土地资源,还应该注重未来城市的土地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的整合优化促进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而轨道交通的合理规划开发会使城市的内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城市进一步的发展。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受制于当地城市的人口数量即对交通的需求量,也受制于城市具体的承载能力,最直接的受制因素则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轨道交通线的不断开发,使城市交通逐渐发达,外来人口逐渐积聚增多,人流的增加,不仅带来了逐渐增大的交通出行压力,也汇聚了物流、信息、商业等资源要素,这也进一步促进轨道交通路线和周边开发的新发展、新要求。因此,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显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

3.3遵循综合效益与城市特征相协调的基本原则

3.3.1综合效益最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结构中属于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被包括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虽然城市的交通系统由多有多样的交通工具构成,但轨道交通因其速度快,舒适,便捷的特性广受人们青睐,甚至可以说城市的交通运行有1/3都是轨道交通的功劳。虽然轨道交通的好处有很多,但是要建成轨道交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其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也很高,很多中小城市没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原因就在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人口数量低造成的盈利性差。此外,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相应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很完善,需要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种种原因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行成本十分高。城市轨道交通看似是一个十分盈利的行业,但是其后期的运营和全程维护的费用都十分的昂贵,大多时候都是亏本运营。因此,需要我们重视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以某区域地铁为例,在1997年到2003年这6年之间,1号和2号地铁收入远远达不到地铁的运营成本费用,由于地铁的运营成本比较的高通常在地铁运营20年后才开始真正的盈利,这使得资本的运转风险十分的大。城市轨道的建设和需要的资金十分的庞大,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预计要建设开通5300.6km的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金额预计达到3万亿元,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城市轨道的建设要想盈利就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否则资本回收会很漫长,前期的收支难以保持平衡,贷款压力也很大。因此,实现资金来源途径多样化和稳定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拓宽外资渠道,促进多方面的项目融资,保证融资渠道的合理规范;政府采用激励手段鼓励工程业主进行多渠道的筹资,加大资金来源等。

3.3.2与城市特征相协调原则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的聚集地,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城市能够形成当今格局,不仅和城市自身的气候,地理位置,自己本身的潜在实力有关系,还与这个城市的历代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城市发展的前景规划有关系。由于每一个城市的内部结构都是风格迥异的,也就造成了城市内部的交通规划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根据这种实际情况,从事轨道交通规划的人就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规划,来选择适宜的轨道交通规划方案。在使城市内部结构更加合理有序的同时,为人民的出行更加的方便快捷。以重庆为例,由于重庆特有的地势特点,单轨交通发达,其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单轨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创立了多个国家、行业和地方跨座式单轨标准规范,跨座式单轨作为重庆交通建设的一张名片,作为正面传播展示重庆对外形象的典型,是城市观光的独特风景线,也给这个中国西部城市的居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便利和快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未来规划与轨道交通的发展密不可分。只有最大化地应用轨道交通的优势,以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方向作为前提,利用好轨道交通规划的优势,才能给城市的发展提供助力,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周丽艳.探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8):95-96.

[2]刘海滨.探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J].智能城市,2017,3(04):174.

[3]王海峰,许多璐.探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J].江西建材,2016(02):11+18.

[4]钟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