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

卢卿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475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治疗组进行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选取同期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经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显效率93.75%。复发2例,复发率6.25%。对照组完全缓解22例,显效率68.75%。复发10例,复发率31.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皮肤肿瘤疗效满意,可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功能。

【关键词】:CO2点阵激光;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

在理论上,所有皮肤的恶性肿瘤均适用于冷冻治疗。某些皮肤肿瘤对冷冻极为敏感,这些肿瘤有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皮肤和临近上皮表面的原位癌)、恶性小痣和某些黑色素瘤。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药物与机械联合技术,涉及给药和照光两个步骤[1]:其原理是通过病灶局部的选择性光敏化作用来破坏肿瘤和其他病理性靶组织,即给予吸收了光敏剂的病变部位适当波长的光照,通过光敏剂介导的和氧分子参与的能量和(或)电子转移,在病变组织内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通过氧化损伤作用破坏靶部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2]。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进行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治疗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5±4.7)岁,其中基底细胞癌10例(2例为结节型)、鳞状细胞癌20例、多发性Bowen病2例,病程1-6年,平均(2.8±0.5)年。选取同期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8.3±4.3)岁,其中基底细胞癌11例(3例为结节型)、鳞状细胞癌20例、多发性Bowen病1例,病程1-5年,平均(2.6±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经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或基底部应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使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彻底清除肉眼可见的显性皮损或表皮增生物。治疗组进行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将新鲜配制的20%ALA乳膏均匀涂于皮损及周围1.0cm范围,厚度约2mm,用不透光黑色塑料薄膜封包,3~4小时后ALA-PDT激光照射,照射时间为40分钟。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2.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显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28例,显效率93.75%。复发2例,复发率6.25%。对照组完全缓解19例,显效率68.75%。复发10例,复发率31.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肤肿瘤(skintumor)是发生在体表的肿瘤,其发生率较高。在我国,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次是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素瘤以及淋巴网状系统肿瘤。皮肤肿瘤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首先要求提高对恶性肿瘤的警惕性,注意觉察早期症状,严密观察。皮肤上出现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3]。良性肿瘤在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继续生长,不会危及生命。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生可能与日光曝晒、放射线、砷剂、焦油衍化物等长期刺激有关。

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前三者的发病要占皮肤癌的95%。通常与紫外线的照射和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的接触、不良黑痣和外伤、人种和遗传、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下降等有关。皮肤癌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手部,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特点是生长缓慢,很少转移,经常在日光下曝晒者易发本病;鳞状细胞癌主要由于慢性刺激或由某些癌前期疾病如黏膜白斑、干皮病发展而成,发展较快,初起时为疣状隆起,基底坚硬迅速增大,擦伤后出血不易愈合,形成溃疡。皮肤癌均表现为皮肤上质硬肿块,很易溃破,溃疡的边缘隆起,基底不平,逐渐向周围及深部发展。治疗应考虑损害的位置和组织病理学诊断[4]。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激光技术、光导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生物光化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技术。PDT与任何一种交叉学科的技术一样,其发展和完善也高度依赖于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随着这些相关技术的飞速进步,PDT也日趋成熟[5]。CO2点阵激光作用深度较浅,既具有较好的作用,又避免了色素沉着等风险,而且其传递能量的方式也不同于其他像素激光,可减少治疗时皮肤表面的热量聚集,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本组资料显示,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皮肤肿瘤疗效满意,可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鹏,陈晓栋,吴晓琰.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非黑色素皮肤癌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6:623-624.

[2]刘孝兵,杨帆,李雅琴,等.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皮肤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6,02:245-247.

[3]刘岁元.光动力综合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16,06:443-445.

[4]彭莉,祝守敏,胡志帮,等.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1:176-178.

[5]冯育洁,李月梅,白吉,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非黑素肿瘤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02:122-125.

项目名称: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定量评价

项目编号:13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