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备库施工用火风险与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原油储备库施工用火风险与防控

潘炼勇

潘炼勇

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荆门输油处安全环保科,448000

摘要:在原油库区进行施工用火作业,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文中阐述石油产品的性质、火灾危险性分类、施工环境和施工防火危险源的分析,指出油库施工用火多数是处于边生产边施工状态,危险性非比寻常,因此要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保证体系,将安全思想和组织措施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关键词:原油库区;用火作业;风险;防控

油库是油品的集散地,用来中转和储存原油、成品油以及某些化工产品。这些石油及其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产生静电,受热易膨胀,易流动扩散,能在水上漂浮等特点,火灾爆炸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爆炸起火原因是多样的,在油罐区施工用火作业是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有相当大的危险。洪湖站油库库存18万吨,设备基础差、安全隐患多,罐区防火墙不达标,罐区消防系统布局不合理,给洪湖站罐区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而洪湖站罐区的改造是洪荆线安全隐患整治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认清油罐区施工用火的危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油产品的性质

1.石油产品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主要危险是由油品等易燃物料的理化性质决定。只有了解掌握石油产品理化性质,才能更清醒地认识油罐区施工用火的危险性。

1.1石油产品的闪点和自燃点

几种常见石油产品的闪点和自燃点如表1。

2.+

3.施工用火危险源的分析

4.在油库中施工用火多数是处于边生产边施工状态,危险性非比寻常。洪湖站油库自1995年投用以来,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局部隐患治理工程。投用15年期间,未发生一起事故。但较突出的:各罐罐壁腐蚀较严重;罐体消防设施不完善;罐区固定消防设施隐患多等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彻底的根治。而随着下游炼油厂加工能力的提高,库区的吞吐量在逐年加大,给洪湖站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油库现有2万立油罐4座,5万立油罐2座,共计存储能力18万吨,各罐区油静密封点达上千点,防火堤内还有排污井和脱水地漏等危险源。在油库各项工程施工中,从泵房到罐区施工用火全面铺开,罐区防火堤内有阀门组、脱水池和下水井,罐区防火堤外有管带、隔油阀井,消防通道上有排污井及局部地方有杂草等危险源,罐区储罐收发油,泵房机泵运转,所有动静密封点都成为施工的危险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要求,抢进度、抢工期,导致安全措施滞后,人为产生危险源。

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

5.在施工用火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绝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不可预见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比例极低,而要真正做到没有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隐患,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保证体系,将安全思想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施工组织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开工前甲方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场所和施工周边环境的危险性交底,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生产状况,对危险源的性质进行分析,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完善可行的各项措施,然后逐项落实责任到人,安全措施不能放松。待甲乙双方现场监护人确认后,方可用火作业。当日完工后,监火人员协同当班作业人员进行全方位检查消灭火种。甲方现场监护人员一般是站队HSE管理员及当班生产人员,由于当班生产人员连带生产操作任务,因而基层生产管理人员要协调安排好各项工作,避免监护人员担双重责任,导致每项工作均不能专心,使其产生烦躁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并且不懂安全和责任心不强的人员,不能安排其监护工作。

作为工程施工的乙方,进入施工作业区,也要遵从属地安全管理制度,要尊重甲方提出的安全要求和建议,不能应付差事,找借口,靠人情面蒙混过关,忽视本质安全,放松现场管理,应切实服从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用火如同行军打仗,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若不制订周密的安全措施,就将会功亏一篑。作为工程建设的甲方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要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盯人盯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安全要求,施工方案不能存在隐患,要及时有效地和施工方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实施动态措施跟踪管理。

(1)在施工中进行有效检查,遇到违章和工艺突发意外及时制止施工。

(2)对于油罐区关键点的生产工艺,流程走向,操作特性,向施工技术人员交底。

(3)必须做到施工票证齐全,危险点必须有管理人员在现场。办理票证时,要主动向乙方说明办理手续内容,尽量不要影响施工时间,抢进度。

(4)施工过程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发现有个别工作能力太差,经常失误的人员,要进行调换。

(5)结语

6.无论是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还是岗位看火监护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恪尽职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敬业精神,认清油罐区施工用火的危险性,追求安全工作零缺陷,注重细节,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实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把制度刻在心里,坚决制止三违现象,才能确保安全施工,达到企业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才是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