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李丹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内二科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0.7%(17/28),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6/2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50%(14/28)、治疗总有效率75%(21/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综合治疗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栓塞性脑梗死)等[1]。抽选我科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效果。现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7.5±1.6)岁。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具体如下。

2.1脑血栓形成

2.1.1基础治疗

(1)一般治疗:床头抬高20°~30°,保持气道通畅,改善缺氧,降低过度的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纠正脑灌注不足及发热等。

(2)注意营养,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但禁用高渗葡萄糖供能。

2.1.2对症治疗

(1)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超早期患者及进展型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全身出血,治疗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给予尿激酶(UK)1万~2万U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或50万~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l小时左右静脉滴注完。或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r-tPA)0.9mg/kg,总量不超过90mg,首剂为总量的1/10,静脉注射后余量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1小时左右静脉滴注完(宜在发病3小时内应用)[2]。反对使用链激酶。

(2)抗凝治疗:用于发病6小时后,48小时内有抗凝治疗适应证者。适用于进展型脑梗死,稳定型或出血性梗死禁用。可酌选低分子肝素钙0.1ml/10kg,皮下注射,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或低分子肝素钠200IU/kg,皮下注射,每日1次;或100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6~lO日为1个疗程;或华法林2.5~3mg,口服,每日1次[3]。注意监测凝血酶时间(PT),使其保持在正常值的2倍以内。

(3)降纤酶治疗:发病48小时以后,7日之内,符合条件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有内源性出血倾向、过敏体质患者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血小板降至80×109/L时,停止用药。可选用巴曲酶,首日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第3、第5天分别再使用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各静脉滴注1次,1个疗程共使用3次;或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日,然后改为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4日,共7日为1个疗程,剂量和疗程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50~150mg;或噻氯匹定125~250mg;或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或西洛地唑50~100mg,口服,每日2次。

(5)扩容:可使用右旋糖酐-4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或706代血浆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或前列地尔(凯时)10~20la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倍他司汀(培他啶)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4]。

(6)脱水降低颅内压:用于梗死面积较大,而病情严重者,首选20%甘露醇125~200ml,每8~12小时1次;其次是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每6~12小时1次;或甘油果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4次,亦可分别与甘露醇交替作用,还可给予20%人体白蛋白10g,静脉滴注,每日l~2次。

(7)降压治疗:只要临床情况允许,就应坚持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可选用盐酸乌拉地尔(压宁定)10~50mg缓慢静脉注射,卧床,注意监测血压,5分钟内可显效果。如不满意可重复用药。静脉注射后可持续静脉滴注,维持降压效果,通常为250mg乌拉地尔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其他如硝普钠、尼卡地平等均可应用。

(8)营养脑细胞:可选用脑复康4~8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日为1个疗程;或25%硫酸镁10~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应在发病24小时内),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或胞二磷胆碱0.5~1.0g,乙酰谷酰胺0.7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3周为1个疗程;或盐酸赖氨酸氯化钠注射液(舒朗)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5]。还可选用口服制剂,如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5mg,睡前服,桂利嗪(脑益嗪)25~50mg,每日3次。

(9)促醒治疗:对神志不清患者,可选用醒脑静30~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纳洛酮2.4~4.8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1.3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急性肺水肿、癫痫、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脑心综合征等。

2.2脑栓塞

2.2.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各种心脏病及其他疾病。

2.2.2对栓子的治疗

(1)炎性栓子,应用大量高效抗生素。

(2)气栓,取头低位,如为减压病应行高压氧治疗。

(3)脂肪栓子,可给予右旋糖酐一4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4)血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5)虫栓,驱虫治疗。

2.2.3对症治疗

脱水降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组织、促醒等治疗,同脑血栓形成。合并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

2.2.4保证营养、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2.2.5预防并治疗并发症。

3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脑梗死临床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偏瘫、言语不清为主要特征。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控制脑水肿,增加半暗区的血液及氧的供应,防止梗死继续扩展,最大限度地减轻脑损伤[6]。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吸入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吞咽困难所致营养不良等可明显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因此,对这些并发症的有效防治也是脑梗死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研究中56例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17例,有效9例,治疗显效率为60.7%,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7例,治疗显效率为50%,治疗总有效率为75%。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伟光.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

[2]黎刚.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4.

[3]余长有.综合治疗方案在脑梗死治疗上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

[4]张秋月.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5):742-744.

[5]陈静,白宏英.早期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0).

[6]年光辉.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