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彦润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102400

摘要:目的:分析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其进行CT及MRI检查,对单独使用CT、MRI和CT联合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使用CT和MRI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检出率上均高于单独使用CT和MRI。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应用CT及核磁共振成像来检查,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关键词:CT;核磁共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准确性;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A)是一种临床上并不常见的血管畸形,其发生的位置不同,左脑、右脑、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75%位于幕上,25%位于幕下)较为常见。不同位置的海绵状血管瘤其临床上的表现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癫痫、头痛和脑出血等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经过血管造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IC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和核磁共振扫描,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2±13.56)岁,17例患者均为脑室单侧发病,脑干右侧的患者9例,脑干左侧的患者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抽搐、复视和癫痫等,且部分患者有轻度中风的症状。

1.2影像检查方法

CT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GE64层CT,扫描厚度和扫描间距均为5mm,扫描中参数的设置也尤为关键,电压设为100kV,电流设为240mA。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主要采用开放式低场MR扫描仪(东软0.35TMRI),同时扫描病灶冠状位和矢状位。T1主要利用回波序列扫描,400毫秒参数便可重复激发,8毫秒即可回波。而T2主要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其重复激发需要消耗2400毫秒,回波需要消耗90毫秒,画面规格与T1相同,且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完成增强扫描。

1.3影像资料分析

选择2-4名经验相对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分析诊断17例ICA患者CT及核磁共振结果,结合CT、MRI以及CT与MRI联合扫描的方式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信号的强度、边缘轮廓的具体形态和其均匀度,是否发生钙化问题和病灶的平扫增强表现。如诊断结果有异议,则医生应进行分析,最终给出诊断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单纯CT、MRI以及CT与MRI有机结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检出率等数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像表现

CT表现:17例ICA患者均属单发性,在影像学资料观察中可发现17处病灶,病灶的直径为7-21mm,血管瘤的病灶主要分布于脑皮质区,7例患者病灶分布于左额叶,3例患者病灶主要分布在左颞枕叶,4例患者病灶主要分布在右枕叶,3例患者病灶分布于其他的位置。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呈红色圆形,也可呈分叶状血管团,其形状与草莓比较相似。17例患者中10例患者密度均匀,7例患者密度不均匀,4例出现钙化问题,4例出现出血症状,12例患者病灶边缘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患者的病灶呈不规则分布,边界清晰的患者10例,边界不清晰的患者6例。

MRI表现:对参与研究的17名ICA患者开展了核磁共振平扫,在扫描当中发现T1WI中有9例患者出现结节状低信号,病灶轮廓的清晰度较高,点状高信号的患者6例,2例高低混杂信号。而T2WI中,高信号影的患者8例,低信号影7例,高低混杂信号影的患者2例。

2.2术后病理诊断

17例ICA患者中CT确诊7例,确诊率为41.2%,脑内型患者有6例,CT主要表现为等密度斑点状钙化。脑外型患者有1例,且有3例出血患者,5例漏诊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确诊的患者13例,确诊率为76.5%,其中,脑内10例,脑外3例,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短的T1信号影或边缘环形的短T2信号影,且其影像学上无边缘明显强化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误诊,3例患者漏诊。相比单纯应用CT和MRI检查,CT联合MRI的准确率和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与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差异较大,其主要由多个薄壁血管组成,且最终形成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其在组织学上属脑血管畸形范畴。因为颅脑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血管造影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可利用其在临床上的特点和CT及核磁共振等手段诊断。当前,临床上并未明确ICA的病因,因此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的问题。ICA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反应容易与老年常见病混淆,故而临床诊断难度较大。

CT扫描具有速度快,易明确肿瘤生长位置和肿瘤大小等优势,与核磁共振相比,其价格相对较低。在扫描中发现ICA患者的病灶一般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多密度不均,病灶的周围轻度水肿症状。患者MRI影像通常以病灶位置的铁血黄色素、血栓和钙化密切相关。如ICA患者病灶位置出现少量出血症状,则证明其病灶内必有血栓。利用核磁共振平扫左额叶节病灶可清晰显示T2WI、T1WI低信号影,病灶的轮廓十分清晰。如患者出现亚急性出血的症状时,平扫患者的病灶区域即可发现T2WI、T1WI出现高信号表现,病灶周边的信号也会因此不断降低,但是影像上会在病灶区域出现类似圆形的高信号影,且边缘无明显的强化表现。如ICA患者出现急性出血症状,则病灶区的T2WI、T1WI会呈现低信号状态。

CT检查操作相对便捷,费用较低,有效性较强,这成为了ICA患者临床诊断检查中最为常见的方法,CT检查较MRI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诊断出患者病灶的钙化和出血情况,但是其检查的准确率相对较差。而MRI检查的过程中,其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对钙化和出血的敏感度也不是很高,但是MRI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扫描,影像上可显示不同部位的病灶,且不同病灶部位的ICA患者在影像学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MRI和CT的优势各有不同,所以在临床上采用MRI联合CT检查IC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MRI和CT单独检查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斯兴无,陈世孝,张福洲.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2).

[2]张雅菊.讨论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

[3]任蕾.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

[4]秦利娜,桂振朝.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

[5]姜一.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