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术——盲肠造口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结肠造口术——盲肠造口术的应用

李强

李强(黑龙江省林口县柳树镇卫生院157614)

摘要: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用来改变粪便排出的通道。其目的有二:第一可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措施,解决当时不宜切除的结肠梗阻、损伤、炎症病变或肿瘤等。待病变切除肠道的连续性恢复,再将造口封闭还纳,恢复由肛门的排便,故称为暂时性结肠造口。

关键词:盲肠造口术应用

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用来改变粪便排出的通道。其目的有二:第一可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措施,解决当时不宜切除的结肠梗阻、损伤、炎症病变或肿瘤等。待病变切除肠道的连续性恢复,再将造口封闭还纳,恢复由肛门的排便,故称为暂时性结肠造口。特点是:①手术操作较简单;②造口必须能全部转流粪便;③术后能立即开放。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法:①襻式结肠造口术;②双筒分开结肠造口术;③病变外置结肠造口术;④单筒结肠造口术,即切除大肠病变,拖出近端肠管做端式结肠造口,远端肠段缝合关闭并置于腹内。第二是作为永久的人工肛门,主要用于直肠的切除或有不能切除的梗阻性病变时。术前医务人员应对造口的患者及家属作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因为永久结肠造口术对患者将带来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一个沉重打击,要帮助患者和家属接受这一事实,同时要告知他们对造口的术后护理工作。结肠造口手术种类很多,可因造口的部位不同、选用肠管的方式不同而异。常用的是盲肠造口术、横结肠造口术、乙状结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的手术指征】

1.结肠外伤较严重,有多处穿孔或较广泛挫伤,或伴有后腹膜广泛血肿,腹腔污染较严重,或同时伴有其他严重损伤,病情危重者可做一暂时性造口,常选用近端肠襻造口或结肠外置造口术。

2.急性结肠梗阻,病情危重或伴有休克,目的是迅速减压,解除梗阻,改善病人全身状况,常选用横结肠造口或盲肠造口术。

3.慢性或不完全性结肠梗阻,可能是由于左半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所致。当病人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承担较大手术时,可作为分期手术的第一步,先进行造口解除梗阻,恢复病人的肠道功能,以后再做二期病变切除或肠吻合手术。

4.结肠炎性病变,如局限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伴有局部穿孔。结肠造口术后可使肠道炎症明显减轻,炎症肿块缩小,有利于第二期的手术治疗。造口的位置要尽可能地远离炎症病变区域。

5.直肠与肛门癌切除术后,常须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

6.在做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或直肠骶尾瘘修补术时,术前行结肠造口术,使粪流改道,待修补的瘘道愈合后,再行闭合造口。

(二)结肠造口术的类型

1.皮管造口术。

2.单腔造口术。

3.肠襻式造口术。

4.双腔造口术。

5.Mikulicz双腔造口术。

【盲肠造口术】

盲肠造口术(cecostomy)是一种暂时性的部分造口术。

1.适应证

(1)结肠完全性单纯性梗阻,病情不允许根治者,可做盲肠造口术,但排便不如结肠造口完全。所以多用于临时性减压,待病情好转后再做根治手术。

(2)结肠吻合(或修补)术前或术后,需要减压以保证吻合口的愈合。

2.术前准备

(1)结肠急性梗阻者,应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并行胃肠道持续减压,必要时输血与白蛋白。

(2)盲肠造口术前应口服新霉素或链霉素3日,手术前晚及手术日晨清洁灌肠,余同空肠造口术。

3.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

4.手术步骤

(1)体位:平仰卧位。

(2)切口:右下腹斜切口(阑尾切口),长约5cm。

(3)切除阑尾,放置造口管:显露盲肠及阑尾,术野周围用盐水纱布垫保护,切断阑尾系膜,在阑尾基部结肠带周围用4号丝线做两圈荷包缝合,内圈直径约1.5cm,在根部横断阑尾,残端不结扎。通过残端向盲肠内插入吸引器吸去肠液,随即将大4号蕈状导管置入盲肠内(剪掉顶盖),先收紧第一圈荷包缝合线并结扎,再收紧第2圈荷包缝合线结扎,并固定导管。

(4)覆盖大网膜:将导管穿过大网膜,并将网膜覆盖造口处,将盲肠壁结肠带部位与切口附近腹膜缝合3~4针固定。

(5)缝合:逐层缝合腹壁,将橡胶导管固定于皮肤。

5.术中注意事项

(1)盲肠造口的缝合固定,只能缝合结肠带与肠壁浆肌层,切勿缝透结肠带,以免引起结肠壁渗漏,造成腹腔或切口感染。盲肠造口处与腹壁缝合固定要妥善、牢靠,以免导管松动,造成腹膜炎。

(2)应严格注意无菌与无癌操作。

6.术后处理

(1)术后将导管接于床旁引流瓶内,每日观察引流量。有时导管易被黏稠的粪便阻塞,可用盐水冲洗。

(2)病情好转,不须继续造口时(至少1周后),即可将导管拔除,造瘘口可在数日内自愈。

(3)需要扩大切开造瘘口时,可手术后在结肠造口处,沿结肠带切开扩大并将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