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干部如何提升执行力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基层管理干部如何提升执行力的思考

卢会才朱峰

卢会才朱峰

江苏石油勘探局采输卤管理处江苏扬州225012

摘要:执行能力是文化、思想及纪律的表象,其具体表现为管理干部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因此提高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就要从领导力、创新力、竞争力着手。

关键词:基层管理;执行力;有效措施

执行力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老话题,执行力就是工作人员落实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工作人员在领导的管理下按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那么他的执行能力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若工作人员在领导的管理下,超时、超额、超值的情况下圆满的完成任务,那么该员工则可判定为拥有极强的执行能力。

一、执行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关系

余世维编著曾在《赢在执行》中说过:“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是按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既要完成生产管理工作还要负责每个员工的工作、生活及思想方面,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在工作中主动的、保质保量的去完成任务是执行力的一个特点。首先,基层干部就需要思考自身的定位、岗位情况、上下级、岗位的职责、可调动资源、可完成的任务等。这些都是基层干部在开展管理工作所必须要考虑到的,从思考入手,用心的观察,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当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后,需要对自己的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完成任务时要有周密的计划及差错预防措施,有了可实施的措施,所需执行的任务就不再是空中楼阁。同时为了确保每次工作都完满完成,基层管理人员必须有监督管理机制,杜绝工作中玩忽职守的情况。因此,一旦确定实行工作的措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监督,对其执行任务的结果及态度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将管理目标及任务目标与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相结合,对其岗位执行力进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在基层管理工作中,每个任务之间都是承前启后、相辅相成的,完成每个任务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管理人员要对日常工作及时的进行总结,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基层管理文化。将日常工作中各员工的执行能力及措施进行总结,将总结与创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的探索、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二、提升执行力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决策的可实施性

基层干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论是职位的高低,还是权限的大小,肯定会负责一定的事项,及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工作。若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稍有不慎,造成决策行动失误,就会使之前的努力白费,甚至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员工提高执行能力、服从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者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才能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制度,否则,执行能力越高的团队所造成的损失越大。

(二)明确的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执行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所安排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因此基层管理干部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尽可能清楚的告知相关的要求、时限、目的及意义,并且征询其意见,使员工能够主动的将自己融入都工作当中,使其提高执行力,更快、更好的完成相关任务。

(三)以身作则

在工作当中管理人员需要以身作则,因为基层领导是与员工接触最多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着员工,潜移默化之中员工的工作态度就会随之改变。在工作中若需要员工提高执行力,改正自己的工作态度,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到,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自己良好的工作态度及执行能力引领及感染员工,从而促使其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态度。

(四)监督考核机制

每个人都有惰性,若在工作当中没有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仅凭个人的责任感及专业素养很难做到持之以恒的工作,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工作的越久其惰性就会越大。因此在工作中设立相关的监督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将奖励与惩罚相结合能够很好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任务下达之后,严格按照惯例机制监督其工作,但是管理人员要时常了解员工的工作进程,对于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适时的给予指导或安排协助工作,对于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及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严格的按照奖惩制度,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只有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员工处于压力与动力并行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有效的提成和发挥其执行能力。

(五)不断的学习

作为管理干部必须使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思想更加开阔。在管理工作中,若管理干部的思路、管理机制都较传统、狭隘,就势必会影响甚至是抑制本单位发展。因此,基层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与借鉴优秀的管理办法及措施,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说的就是提高与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要思考和执行,更重要的是使单位能够发展。

(六)提高团队能力

个人执行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有限,企业需要的是来自于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和精神力。在工作中团队合作必不可少,但由于团队中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和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虚怀若谷,因此就需要在工作中提倡团队协作、信息共享、资源互用的执行氛围,增强每位员工的使命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等,严格按照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员工,充分的激发员工从“干事”向“干事业”的思想转变,使员工主动的去工作,将工作变成自己的责任,有了责任感才能激发其较强执行力。执行力能够在某些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感,只有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才能加强其团队意识,从而促使其执行能力更加的卓越。

(七)合理授权

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合理的授权,是提高基层干部及工作人员执行力的有效措施,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需做到知人善任,因事用人,管理人员可利用其优势,确定工作目标,对其合理的授权,使被授权者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才可能用正确的实施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的工作,从而高效的完成工作。

(八)善用现代化管理工具

很多时候执行力不好是因为缺失有效的监督跟踪,员工没有按照既定的思路和要求去开展工作,最后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而类似于工作流(Workflow)这样的管理系统,就可以将许多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实现自动化,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工作,这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督察督办、任务跟踪、监控工作进展的有效手段,同时顺畅沟通渠道,减少沟通阻碍,提升工作质量和执行力。

三、结束语

部门执行能力与整个企业的文化、运作、管理模式都紧密相关。基层干部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探索、改革、创新、实践等才能有效的提高执行力。工作人员执行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企业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完善企业各项管理机制及其他各项机制,加强员工的执行能力,才能有效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长慧.基层管理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4(02):109-110.

[2]谭海峰.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提高执行力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23(02):167.

[3]蒋必森.基于工作表单系统的企业执行力管理实践[J].中国商贸,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