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与营养觉悟情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与营养觉悟情况调查

肖涵

肖涵(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00)

摘要: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的营养知识、觉悟的现状。方法:用得到公认的的营养知识与营养觉悟觉悟调查问卷结合营养学老师的指导,采用抽样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495名不同学科(医科,工科,文科和体育学科)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调查。结果:78.4%的大学生有较好的营养觉悟,但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题回答得分较低,;平均得分为(21.0±4.9)分,医学学科和体育学科的学生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不同学科学生的食物选择依据及早餐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我校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的正确指导。

关键词: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91-01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科212人,工科96人,文科94人,体育学科93人;男生203人,女生292人;农村生源309人,城市生源186人。

1.2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预调查后修改确定,包括一般项口、营养知识、营养态度等共40项,现场集中发放问卷525份,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525份,完整应答问卷495份,问卷回收率为94.3%。

1.3数据分析

营养知识共20题,满分为30分,≥24分为高分,18-23分为中等分,<18为低分。数据经审核后用Exce12003录入数据进行整理机,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研究结果

2.1营养知识

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认识,平均得分为(21.0±4.9)分。其中低分人数139人,占28.1%,高分人数183人,占37.1%。其中工科(χ²=8.31ν=2P<0.05)和文科(χ²=13.17ν=2P<0.05)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科(χ²=30.29ν=2P<0.01)和体育学科(χ²=12.97ν=2P<0.02)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高于另外两个学科,得分差异更具有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维生素、蛋白质最为熟悉,回答正确率最高;但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了解程度较低,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营养知识误区如水果能否代替蔬菜、豆浆和鸡蛋搭配问题缺乏辨别能力

2.2获取营养知识途径

大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医科学生最重要的知识来源为专业书籍(89.7%)、体育学科主要知识来源于健身杂志(73.5%)。

2.3营养觉悟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营养知识的觉悟是肯定的,普遍认为丰富自己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对以后的生活与健康非常有益,愿意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营养方面的知识。学生赞成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与目标开设专门的营养学必修或选修课程。这一点在体育艺术学院已经得以实现。

2.4饮食行为

2.4.1早餐就餐情况

坚持每天吃早餐的学生比例较低而且存在群体差异。不同学科学生早餐就餐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的早餐就餐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12ν=2P<0.01);农村生源早餐就餐率明显高于城市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71ν=2P<0.01)。

2.4.2选择食物的依据

大学生选择食物的最主要是依据:(1)冷人爱好及饮食习惯(45.3%);(2)利用营养知识(13.5%);(3)食物价格(29.3%);(4)方便卫生及其他(11.9%)。

3建议

3.1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使得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所导致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在我校采取营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显而易见。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大学生可获得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钟情于洋快餐,喜欢吃热量非常高的食物,这些都是营养观念不到位造成的。但受调查学生多具有良好的营养觉悟和态度,他们能意识到到合理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有加强营养知识学习并用于指导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的抱负和欲望。另外,医科类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比其他学科略好,这表明许多人即使已经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甚至有些已转变成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但却难以将相应的健康饮食行为付诸实践,以此认为根据不同学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选择恰当的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帮助大学生铸就健康饮食行为和纠正危害健康饮食习惯具有深刻意义。

3.2.2综合运用有效措施

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早餐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完成上午学习过程所必需的[4]。本次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饮食行为的缺陷明显体现在早餐正常就餐率不高和多半学生以个人喜好作为自己选择食物的依据方面。这种危害健康的饮食行为在非医学类和非体育类学生、城市学生和男生群体中尤为突出,经过调查,这很原因是城市学生和男生更容易养成晚睡晚起的陋习,再加上学校早餐时间相对较短,于是他们经常忽略早餐而赶去上课。饮食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困难、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如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倾向因素的影响。

3.2.3体育锻炼利于营养吸收

体育锻炼与营养都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发展与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而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是构成和修补组织器官的原料,调节器官功能的主要物质。营养不仅与发病率及身体发育有关,而且影响运动的能力,所以体育运动与营养两者不可偏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和自身学习,大学生营养观念、意识达到较高水平,但这远远是不够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保健水平的提高,运动营养学已成为运动人群改善生理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中的一门重要学科[5]。合理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增进体魄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邵佩兰,徐明.宁夏大学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营养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70-471.

[2]李小伟.中国学生营养口提出喝牛奶保健康.中国教育报,2001,0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