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1
/ 2

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唐斌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城市道路施工是人们一直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质量满足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而若要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就应不断深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1城市道路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城市道路进行管理,要坚持一个安全为主的原则,城市道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一些疏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针对城市道路来说,大型的建筑设备和沉重的建筑材料都有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所以在城市道路管理中,要明确城市道路安全意识,对城市道路进行安全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控制施工现场和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状况和安全人员的行为,并将任务分配给项目经理。为确保城市道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为了保护建筑工人,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以便清楚地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城市道路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整个城市道路的有序发展。城市道路的安全管理可以遏制恶劣的隐患事故,有效促进整个城市道路的有序推进。

2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虽然我国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较之前相比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道路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不健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道路施工安全问题频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我国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于道路安全施工的管理,提高道路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促进我国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2.1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城市道路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管理方面的问题,责任划分不明确是当前较为明显的问题,由于该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督出现问题,进而为城市道路施工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其次,当前,众多的施工单位并未明确自身的职责,而且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再次,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工程建设和工期控制,忽视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并未有效落实,使得相应制度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最后,在工程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奖惩制度不完善,制度内容不全面,这些因素也导致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不断下降。

2.2施工条件

城市道路施工通常为露天作业,因此工程施工中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因素和地质条件等。我国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较为明显,在工程施工中也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并没有全面了解施工地区的地质及水文情况,在工程施工中选择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技术,这样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也降低了工程的安全系数。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盲目的压缩工期,在阴雨或高温天气下依然施工,不仅影响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施工安全也无法保障。

2.3施工管理重点的把控

在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若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完成施工管理,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中应充分融合工程的具体环境,不断完善工程施工水平。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以往的标准来完成工程施工,进而阻碍了工程的开展。

3加强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市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管及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将监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市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确立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监控,实时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于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施工单位还可以成立监督小组和责任小组,重视各种施工问题,不断完善安全责任制度以及施工规范。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管

施工人员是城市道路施工的主体,只有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并且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我国市政安全施工工作正常进行。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逐渐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可以熟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的处理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施工单位还应当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提高工人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企业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其可以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3.3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加强自身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才能帮助施工人员增强安全意识,进而促进整个工程安全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做到在任何时间都能看到所有工人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管理人员还可以不定期抽查工作人员的施工状态,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的知识宣讲,努力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严格惩罚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杜绝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3.4做好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日常检验

安全管理应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监督和检查就是安全管理措施的动态表现。应突出重点,加大巡查与检查力度,对安全检验中发生的问题或隐患,口头或书面通知、监督有关单位或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状况,直到安全隐患或问题消除,保证安全工作不留死角、不留问题、不留遗憾。经过监督检验,确保本单位各层面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可以正常有效地实施,确保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进行,确保本单位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可以正常发挥作用。要经常性监督、检验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另外,诱发事故的基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保持完好状态,是完成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前提。

结语

总体来说,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加快城区重点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既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营造便捷通畅的城市道路系统,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也是改变城市面貌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针对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来加强管理与控制,尤其要注重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从而促进整个道路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萍.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7):126.

[2]李海庆,刘意.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18(09):294.

[3]张兰.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交通世界,2016(3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