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同步共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家园同步共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魏碧君

陕西咸阳华星幼儿园712000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对外界一切环境都十分好奇的年龄,他们很容易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养成正确良好的习惯,就要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我们都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生活范围最主要的两个地方就是幼儿园和家庭,自然而言的影响他们最多的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作为影响幼儿最深的两个群体,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沟通,建立充分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孩子做好正确引导。只有双方的共同作用,充分合作,才能为孩子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逐步养成正确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习惯养成

上幼儿园的孩子,年龄一般在三岁到六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如果缺少正确的引导,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很容易养成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作为和幼儿园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好对孩子习惯培养的榜样作用。每个孩子健康的长大是老师与家长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在培养孩子的事情上,老师和家长能够达成共识,共建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

一、家园合作概念阐述及其关键性

要想探究家园合作的问题与策略,首先应该对其概念有一个清晰充分的了解。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家园合作就是在幼儿成长与培养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学生家庭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自身对幼儿影响的重要性,彼此充分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幼儿园和家庭双方共同作用下,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和幼儿园是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家长和老师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都很深刻的影响,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孩子的言行举止习惯。所以,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好榜样作用,双方一定要进行密切的合作,家长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的了解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共鸣。同时,还能让幼儿园更加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去运用家庭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活动充分的融合起来。并且,能够使家长懂得幼儿园教育模式及理念,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教学工作,这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阶段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对策

1、培养孩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

现在的成年人,很多都习惯晚睡,或者是无规律的作息,假如家里有孩子的话,就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养成不按时睡觉,早晨赖床的坏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上幼儿园时,会出现发困、精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以往,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有科学证实,睡眠不足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长得矮的概率会更高。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晚上早点睡觉,早晨不赖床的好习惯。而作为家长,也要避免熬夜,给孩子做好正确的示范。

2、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

小孩的吃饭习惯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幼儿园里,挑食的孩子很多,这种情况一般是家长或者是老师没有给予正确引导,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做了不正确的示范,慢慢的就让孩子有了挑食的毛病。另外,因为小孩子本身的自我约束力低下,很容易碰到自己觉得好吃的食物就过量摄入,这对他们的肠胃伤害很大。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密切关心幼儿的饮食情况,确保他们吃饱吃好且不吃撑,同时摄入的食物营养要全面均衡。

3、让孩子学会爱干净讲卫生

我们身处的环境空气都隐藏着很多的细菌,如果不中意的话,就很容易被孩子吃进肚子,伤害孩子娇嫩的肠胃,带来一些疾病。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爱干净讲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上完洗手间要洗手,上床睡觉之前要洗脚洗脸刷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远离病毒,健康成长。

三、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

1、展开多元化的家园合作形式

多元化的家园合作是指各种交流活动,一般包括家长会、谈话讲座等。教师注重日常观察每名幼儿在园表现,并及时与家长通过打电话、微信、QQ等不同形式沟通。学校可以开展一个家庭合作的育儿活动,要求幼儿园每位家长都参与到幼儿教育计划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而且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同他们一样在学习,让他们在父母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及刻苦认真的精神。

2、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一些家长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了解,不与孩子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结果往往与家长的期望相反。当然,对孩子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比如,殴打、谩骂和冷暴力等惩罚,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幼儿园应该向这些不懂得科学育儿的家长进行宣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幼儿教育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科学教育规律,这样才能让幼儿顺利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创造幼儿健康成长的教学环境

家长要组建并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尊重对方。其次,要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喜欢美丽、干净、幽静的居住环境,养成一定的习惯并且学会适应。最后,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运用幼儿园里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生活习惯上的要求也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从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要想更好的顺应教育改革的开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好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尤为关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正确的习惯,将为今后的学习及成长打下基础,所以做好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显得十分关键。在上文中,我们对幼儿园阶段家园合作的概念及关键性做出了阐述,探索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并就家庭如何融入到幼儿教育中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幼儿教育的开展提高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冯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教育教学,2017(7):277-279.

[2]郭雪芳.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才智,2016(9):133-35.

[3]王怡.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农村教育,2015(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