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减负提质,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刘欠仔

刘欠仔(湖南省攸县第四中学湖南攸县412300)

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高效合作交流激发欲望走进心灵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0-148-02

正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项基本举施。通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有效教学全国蓬勃展开。我以为,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首先要尊重、宽容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次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课堂评价中,可以采用“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很遗憾”等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也可以采用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较精彩时,竖起大拇指或鼓鼓掌对他进行肯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无不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还要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沟通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也能将教学中一些用语言难以让学生意会、感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领悟。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多媒体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讲到七年级数学中的路程问题,可以这样开展教学。设计几个动画课件:两个小电动车在平面的轨道上跑,一个小机器人在旁边控制,分别以不同类型的要求出现适合题意的画面,并事先输入不同的问题,边放课件,边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提问,然后找学生说出各种不同情况问题的关键,在直观演示的前提下,各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答。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而直观的展示在了学生的面前,使问题变得更容易理解,而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与发展。

再如讲解平行线问题的时候,用多媒体幻灯片设计一个这样的场景:在开校运会前,体育教师在画百米的跑道,画出的几条跑道是平行线。但画长跑的环形跑道,弯道处跑道间的距离虽然相等,但不是平行线。观察后让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概念。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看、想、听中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3)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多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努力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矛盾,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驱动学生自觉去探究新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形成数学认知的良性循环。

(4)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下面结合《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谈谈我对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根据学生个体,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我力争这样备课:一、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主要中的面积问题。二、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三、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四、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Ⅰ)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如:求直线y=x+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后,再问若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通过点的坐标来得到直角边的长度。

(Ⅱ)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学生回答出面积后,那么斜边AB上的高怎么求?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题:求直线y=2x+3、Y=-2x-1及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把问题由一条直线转化为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Ⅲ)提高提问的技能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以提高训练效率;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总之,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近一年的总结后,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方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大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