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依恋理论

/ 2

婴幼儿依恋理论

程蓉吕培华

程蓉吕培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200137)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0-0042-02

1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

当婴儿焦虑啼哭之时,母亲适切的响应,例如温柔的怀抱,或慈爱的笑容,能帮助他疏导冲动的情绪,减少痛苦不安的感受,让他感到被爱和安全。这种母婴之间的交流是母亲和孩子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关系。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亲吻和晃动都是在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教会孩子去爱。

婴儿通过这个情感纽带感受和理解了母亲的爱,并得到他们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保护、支持和舒适,这样有助于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能在孩子心里形成安全感,婴儿和母亲之间也会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依恋的主要对象是母亲,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照顾者。近来的研究显示,父亲和其他固定的照顾者也可能成为婴儿依恋的对象。

2依恋理论产生的背景

2.1罗猴实验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HarryF.Harlow从1958年到1966年做了一系列的罗猴实验,研究依恋关系会对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被养育,生后孤独长大的猴子,行为十分反常。它们不具备与其他罗猴进行很好相处的能力,缺乏性兴趣,如果当了妈妈也不知道护理、保护孩子,有的会虐待甚至丢弃自己的孩子。

如果用一个合适替代物来代替母亲时,小猴子会和这个替代物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他们做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缠绕的“金属母猴”,胸前安置了橡皮奶头,可以让幼猴吃到奶,另一个是柔软的、温暖的没有奶瓶的“绒布母猴”。实验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是依偎在温暖的“布母猴”身旁,只有在饥饿时才跑到“金属母猴”那里去进食[1]。

在另一个实验中,Harlow把一个木制的大蜘蛛放进笼子里,幼猴显得十分紧张,“布母猴”喂养的小猴会立刻跑到“母亲”身边,紧紧地抱住她,似乎找到一个安全的依靠。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它会大着胆子去触碰这个蜘蛛。而由“金属母猴”喂养的幼猴的反应不是逃向它的“母亲”,而是猛力地挥手想把怪物推开,然后躺在地板上或者紧靠着笼子去摩擦身子,显得十分不安。

2.2依恋理论的提出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

鲍尔比受到Harlow和他同事对于恒河猴研究结果的影响,确信在婴幼儿期的早年经历能够深深地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发展。他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关键概念:(1)依恋是一种生物性需要,是婴儿本能反应的结果,他们需要与照看者的亲密感。(2)当儿童依恋母亲或其他经常性照看者时,儿童能够以此人作为安全基地,并从她出发进行对环境的探索。(3)每个人都会形成对早年依恋体验的心理表征,它的基本成分是母亲的关爱和认可。这是儿童信任和自信的基础。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模式也形成了“依恋的内部模式”。这个心理模式也是我们未来建立、维持并信赖亲密关系的基础。

根据迤今为止的研究显示基本的内部工作模型在最初的十二个月里就基本定型,这确凿证实了对幼儿发展出一种影响其今后生活以及建构人际关系的适当依恋而言,生命初期的经历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3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阶段

鲍尔比为依恋关系的发展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到6-8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对母亲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和反应。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特别愿意和依恋对象在一起,这个依恋对象大多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和其他给予婴儿情感呵护的照看人。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的环境。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在这个阶段,婴儿获得了自我的观念,并且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知道了母亲爱自己,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到母亲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会据此调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3-4岁的时候,儿童开始把母亲看做是有感情、有动机的独立的人,为了相互适应,儿童必须能够了解别人,能设身处地[2]。

依恋关系发展主要在生后的前三年,人类大脑发育的高峰也是在出生后的前3年。目前认为环境即各种心理过程的基础,包括情感、记忆、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经历对大脑组织自身的分化和发展至关重要。

4婴儿依恋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4.1依恋类型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运用标准的“陌生情境测量程序”,记录婴儿在设定的陌生环境中,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对母亲的反应、和陌生人相处的表现以及探索行为等,其中,婴儿与母亲重聚时的行为表现作为重点。在测量中发现1~1岁半儿童依恋行为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只要母亲在场,婴儿就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感到难过,但是当母亲返回,很快得到安慰,积极欢迎母亲回来。

不安全型: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每当母亲离开时他都大喊大叫,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非常生气,有时把她推开。

不安全型:回避型依恋:母亲离开或回来很少哭叫;当她返回,忽略或回避她,当母亲把他抱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明显不看母亲。

不安全依恋:紊乱型:此类儿童对分离和重聚,表现出矛盾的、没有组织的反应;他们可能表现得像“冻住”或其它反常的行为。在这一类别中我们发现很多儿童有着创伤或被虐待的经历。

4.2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

亲子依恋的类型,是母子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母亲与婴儿交往的态度、行为以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是影响婴儿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主要因素。

一个安全的依恋对象的行为表现在有能力充分感知幼儿的信号并且以正确的方式给予满足。如果幼儿的需要被充分照顾到,其结果就是安全的依恋。假如这些需要没有被充分满足或方式不正确,就导致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如果父母对痛苦的婴儿是拒绝的态度,婴儿会认为父母是不会反应的,这些孩子会发展出焦虑的逃避方式。如果父母的反应不一致,儿童会依赖父母的情绪反应,很少有信心进行自我调节,这些儿童发展出焦虑的矛盾的反应方式[3]。

如果母亲性格强硬,情绪不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母亲把孩子寄养别处,使婴儿多次遭受冷遇、无助、失望而变得淡漠、恐惧,甚至反抗,那么孩子很难形成对母亲的情感连接和信任感。

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特点也经常地、强烈地影响着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那些见人就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易得到母亲的欢心;而那些不喜欢被人抱、不容易抚慰的婴儿则较少得到母亲的爱。

家庭的不和谐的关系、母亲的健康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带来的生活压力问题也会影响到依恋的安全性。

5依恋关系建立的意义

根据依恋的理论[4],婴幼儿和依恋对象间多样和变化的互动体验构建了幼儿依恋关系中称之为“内部工作模型”的基础,每一个对象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模型对应着各自与照料者之间的特定关系,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在依恋关系中的情绪体验、情绪记忆储存在他的大脑中,会转化为他和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相处的内在原则和行为方式。

当孩子的照看者是敏感的、关爱的、一致的,这个“内部工作模型”就内化为关爱的、可信赖的和支持性的。相反,如果和照看者互动的经历感觉到自己是愚蠢的,不值得关心的,就会使自我、他人、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不良,就不能形成一个关于自我是有价值和值得爱的模式,而会形成一个关于自我是没有价值的、无能的或者是坏的负性模式。这种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预期是儿童患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安全型依恋婴儿感觉到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值得相信的,这不仅让婴儿找到满足感和享受愉悦感,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和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他们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

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心中似乎没有形成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他们经常体验的是紧张不安和焦虑,感觉到没有“安全基地”的保护。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关系中表现退缩,对人不相信,自信心弱,情绪不稳定,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力差。这些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使得亲子关系常常有问题。这种心理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近来的研究发现依恋关系还影响到个人的婚恋关系以及今后的亲子关系。

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的怀抱、轻轻的抚慰、细心的照料,就会让亲子之间的感情更深更浓。这些爱的举动使婴儿对周围世界、人类社会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让他们从小学会了爱,感到了安全,这是儿童逐渐构筑健康人格的开始。

参考文献

[1]HarryFHarlow.Loveininfantmonkeys.ScientificAmerican,1959,200:68-74.

[2]诺尔士.道德发展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143.

[3]L.Sloman.ReviewAnewcomprehensiveevolutionarymodelofdepressionandanxiety.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8,106(3):219-228.

[4]BowlbyJ.Asecurebase:Clinicalapplicationsofattachmenttheory.London:Routledge,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