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对策

焦蓬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1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着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对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来讲,城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严重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开展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此,本文就针对大气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危害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城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城市对能源的消耗和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再加上我国很多城市工业的布局、企业分布结构依旧陈旧、工业减排设施方面投入相对不足、汽车尾气排放量快速上升,最终导致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矛盾突出。本文对当前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治理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来防治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生存环境。大气污染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构成威胁,其中颗粒物、PM10、PM2.5等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促使城市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后会造成缺氧中毒现象;铅化物极易导致人体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贫血等;误食大气污染物,会造成人体食物或水中毒;②生物生存。大气污染在抑制生物生长的同时,还会加剧其生长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吸收到正常的土壤养分,进而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同时,还会降低生物的抗病防病能力,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③会对建筑物、车辆和城市植物造成严重腐蚀,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特别是对金属物质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④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由于大气颗粒物增多,减小了地面太阳辐射面积及强度,导致气候变暖,进而出现酸雨腐蚀、臭氧层破坏等现象。可见,加强对城市大气环境管理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构成因素

2.1工业发展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由工业的发展而带动,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而言,是逐渐从城市成长起来,并且在壮大的过程中向城市边缘迁移。最开始的工矿企业,通常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且在当时我国城市发展尚不很发达的前提之下,大多都建在了城市中心位置。这些早期的工矿企业,给城市污染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是我国城市早期发展导致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工业开始向城市边缘以及农村迁移,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污染,但是对于更大范围内的环境仍然有着很大压力,而这种压力即便处于绿色科技的影响之下也难以消除。

2.2交通运输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轿车的数量在急剧上升。这些公路上车辆的增加,带来了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数字逐渐增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另外,对于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这些车辆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更加加剧了大气环境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一辆大货车排放的尾气中的颗粒物是100辆汽油车夹杂量的总和,有的城市竟然允许柴油车进入市区。同时市政建设、道路建设问题,有的公路两侧高于公路中间,致使公路上的灰尘难以吹走,这也是引进扬尘天气的原因之一。工业企业、工矿企业的分散使城区的大气环境始终处于污染状态。

2.3农业污染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以防治病虫害和草害等,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一位,以氮肥为例,我国的平均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澳大利亚的8倍。2016年我国的农药使用量虽然首次实现零增长,但全年依然使用量超过了90万吨。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污染土壤、水体,也会给空气带来危害,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2.4生活污染源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其中生活污染源是主要的大气环境成因之一。人们日常的燃烧石化燃料会排放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产品在日常的生活中得以广泛使用,给大气污染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如汽车、冰箱和空调中大量使用的氟氯烃(又叫氟里昂)会加剧臭氧层的破坏。日常使用的杀虫剂、消毒剂等化妆品制造业,灭火剂、气溶胶喷射剂等多技术系统中,形成独特的氟氯烃工业,由于氟氯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容易引发温室效应。

3、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任务,需要综合施策,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3.1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

对新兴发展的中小城市,要严格提前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发展太阳能、光伏等新型能源产业,提高新型能源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比重。对于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的城市,要综合考虑现有的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及时将重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搬迁、关停或者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模式。坚持分散布设原则,考虑城市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通过选择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布局结构。例如,对于冶金、火电站等应搬迁至远离市区的郊区和下风口,与城市居民区和主要商业区保持合理的距离,注意对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区的保护。提升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肥料。

3.2大力发展绿色科技

目前各个行业的绿色科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绿色环保科技作为对环境的一种重要拯救手段,必须受到行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支持。在对目前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具体工作中,可以在政府的支持性框架作用下,推动科技研发的资金环境形成,确保技术研发的自发性以及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当拓展视野,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绿色科技进行新的审视。在对其进行支持发展的基础上,也将相应的绿色技术视为一件产品,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切实产生经济效益,形成资金的良心循环。

3.3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在行动上把大气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通过广播电视、居民区、企业集中区等设立环保宣传站点,普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科学防治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每年的农作物收获季节,通过流动车等形式做好秸秆禁烧方面的宣传。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力度,除了征收环保税外,还要对污染型企业坚决采取措施,督促其调整产业结构和工艺技术。环保监管部门要加强项目审核,严防高污染型企业落户于城市区域。在重点城市建立大气质量日报和空气质量预报机制,及时掌握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为相关部门做出决策提供参考。此外,发布城市大气质量指数排名,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政府、企业等加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4、结束语

城市的大气环境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气环境的恶化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我们和周边的整体居住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想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恶化的难度远高于用来投入改善大气环境的技术措施和防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在发展经济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消耗,应用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节能减排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蒋继耘.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2010,(2).

[2]钱斌.浅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J].神州(中旬刊),2011(1).

[3]魏文静.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J].天津科技,2009,6.

[4]刘庆巍.化肥与农药对农作物及环境的危害[J].养殖技术顾问.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