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8
/ 2

关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的分析

李响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30016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施工于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传统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建设需要。为更好的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向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前进,进行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提高工作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

引言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主要指将输电线路中杆塔埋入地下的位置,而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是防止输电线路杆塔受到外力或者下沉等因素影响,以免输电线路发生形变或者倾斜、甚至倒塌,确保输电线路杆塔的正常运行。输电线路基础和一般的建筑工程基础相比有很多差异,具有送电线路距离较长、跨越区域比较广、沿途地形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比较大等特点。

1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现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区域性地基线路基础型式也比较多,因此所采用的输电线路基础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我国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复杂度有所增加,难免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国的地基型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基特点。分布在我国的主要有软土地基、黄土地基、冻土地基、节理裂隙岩体地基、风积沙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不同的地基型式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比如,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以山区为主,在山区,现有的施工机具进入现场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钢筋和混凝土的运输和基础的开挖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国华东地区水网密布,主要是软土地基,因此各种施工机具也不太容易进入现场,各种基础形式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困难。总之,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对于杆塔的设计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但是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还比较保守。基础的尺寸相比于国外相同等级的基础要大一些,基础的安全系数过于高,基础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用量也过于多,基础施工的费用比国外要高出很多,并且工期也比国外同等情况下要长。

2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措施

2.1岩石嵌固的基础施工

当进行施工的地基为强风化岩石地基,并且其覆盖层不是很深或没有覆盖层时,就需要涉及到岩石嵌固的基础施工。其主要特点:基坑为空心状态,不需要配置钢筋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抗拔承载能力。为了在施工的时候更加方便,可以使主柱和塔腿主材坡度的高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简化施工操作。岩石嵌固基础的建设和施工需要建立在岩石本身抗剪强度之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于混凝土、钢筋、基坑土石方以及模板等的使用需求,因此,也使得工程施工成本大幅度减少。

2.2掏挖的基础施工

全掏挖与半掏挖是掏挖基础的两种施工形式,在物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层中可较多的使用该种基础类型。为避免开挖回填情况的出现,一般在基坑施工可成型情况下,对原状土进行不扰动处理。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在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时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同同地质条件的其他地基层施工相比,掏挖基础不仅有利于施工工作的展开,更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直柱式和斜插式作为掏挖基础两种形式,根据工程实际建设标准需求而有针对的性的进行选取。

2.3大板的基础施工

大底板、浅埋藏位置、薄底板、铁塔上拔、下压以及水平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被底板双向配筋所分化、与阶梯基础具有相同的主柱计算是大板基础施工的主要特点。埋藏位置较浅、开挖成型率较高、混凝土使用量较低是阶梯基础所不能匹及的优势,但是钢筋量较大是其主要缺点;在与灌注桩比较中不难发现,由于其施工简便,软、流塑粘性土、粉土及粉细砂等基坑较难成型的塔位,因此大板基础被较多的应用于软弱地基中。再设计阶段,应注意控制底板的高厚比应、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对于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及时进行局部调整,以保证大板基础施工设计的符合实际工程建设需求标准。

2.4斜插板式的基础施工

斜插板式基础施工的特点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基础主材和塔腿主材的坡度要保持一样的程度。在基础混凝土中直接插入塔腿主材角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基础土地上拔稳定、下压稳定,因此,在计算基础强度时可以将水平力对其的影响忽略不计。当偏心弯矩降低时,其下压稳定控制的基础底板尺寸也会随之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因而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量会减少很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

2.5灌注桩的基础施工

对于流塑、地基持力层比较深的地质结构而言,选择灌注桩基础施工比较合适,因为其耐张塔或直线塔具有很大的基础作用力。在桩周、土的摩擦力以及桩端承载力的共同作用下,灌注桩基础的上拔力和下压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分化,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更加便利,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但是其缺点是所支出的成本相比其他基础施工要高。

3线路工程建设新方向

3.1基于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上施工

这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方式,相对传统输电方式其具有较大优势,表现为:一般而言,原状土地基承受压力的能力弱,而且不会容易出现变形。该性质能够避免因为回填土质量差而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开挖量比较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大量的经济支出,节省材料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另外,该方法还具有弯矩小以及主角钢斜插式作用力保持在平稳状态上优势。在合适的施工环境,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置土质问题,可以提升抗倾覆稳定性和基础抗拔稳定性。然而,当前设计以及工程施工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基于实践和理论基础上,解决该技术难题。

3.2基于软土地基复合式小桩基础上施工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上进行地基线路工程修建时,应该使用科学方法,使用科学技术,保障地基线路工程建设质量。当前,我国进行地基线路工程建设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使用微型桩方式来替换传统的大直径灌注桩方式。将那些小型的桩基做成网状,还保持在一定合力作用方向上,在相同压力下,它能够充分发挥出专桩基作用,不断增强承载力。复合类型的桩基施工技术较简单,而且工程造价低,在未来发展中将拥有宽广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会不断成熟,人们展望的施工技术,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将能实现。

结束语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但能促进基础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发展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建筑。目前,我国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中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所以,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能够不断创新以及探索先进的施工技术,给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锡来.浅谈110kV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24):678-679.

[2]李锦龙.有关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方案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4(01):432-433.

[3]程永锋,邵晓岩,朱全军.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电力建设,2018,23(3):32-34.

[4]李锦龙.有关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方案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4(1):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