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信息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建筑设计信息化研究

贾萌胡绍炜周舟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建筑室北京100053

摘要:作为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建筑信息融合体,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后续发展趋势。对建筑信息模型所能起到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掌握技术对设计工作带来的影响,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发展,是建筑行业主要发展目标。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信息化,对其产生、应用及日后需要作出的改进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信息化设计;建筑信息模型

信息技术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快速发展,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构建、信息技术实践应用、推动信息产业等作为目标的信息化不断推进,同时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建筑设计信息化,本文围绕信息化设计产生和发展,深入探讨其应用实践及未来推广中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建筑设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分析可知,建筑设计主要分成三大阶段,即直觉阶段、理性阶段与后理性阶段,其中后理性阶段也可称为智能设计阶段。古人在建造事物的过程中,几乎完全依靠直觉本能,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局势下,建筑设计逐渐在建造活动中形成,同时也赋予了部分人的职业,也就是人们所知的建筑师,而建筑师的产生印证了人类建造活动正式进入了理性阶段。

长时间以来,建筑师从事的设计活动主要是将设计成果以图纸的形式递交至建造商。传统设计工具,如丁字尺与三角板等均为建筑师的典型标志。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在计算机计算发展成熟以后,CAD技术广泛普及,使得建筑师彻底脱离了传统的图板,工作方式也从手工绘图变为电脑制图[1]。CAD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设计水平、效率的提升。但作为工具类技术的CAD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工作理念,设计成果依然为二维物体。三视图的出现对实现三维设计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建筑设计均是在形形色色的三视图中完成的。虽然CAD技术形式频繁变化,但其本质都是使用电脑显示屏取代图板,用鼠标取代画笔。建筑伴随时代不断发展,对于设计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人们进入全新的建筑设计时代,也就是前文提出的智能设计阶段。若将图形学作为理性设计的基础,则数字化就是后理性设计的基石。就目前来看,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乃至一个工业产品的主流发展趋势,建筑活动作为人类生存必须要素,不可避免的要和数字化接触、联系与融合。

2、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实践

建筑设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间接推动了三维设计和虚拟建筑的后续发展,很多CAD厂商都在积极推出相应的设计软件,以此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比如Graphisoft首次提出的3D-VirtualBuilding建筑设计理念,同时将这一设计理念贯穿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而ArchiCAD则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进行开发的,经过多年积累,Graphisof始终在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直到他们获得由CadalystMagazine评选的奖项。该奖项是在获奖当年1-6月间全世界顶级产品中选出的,以此表彰那些最为杰出的设计。此外,在获奖第二年提出的ArchiCAD10凭借其近乎于完美的动态模型实现功能再次获得这一奖项,成为建筑设计领域唯一被公认的信息模型软件(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3、建筑设计信息化推广与应用要点

3.1需得到相关设计企业全力支持

建筑设计信息化近几年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但想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还存在很多困难。从设计企业角度讲,建筑设计信息化必须得到相关设计企业全力支持。首先,企业管理需对建筑设计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比如在应用信息化设计方法后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其次,企业基层要认识到采用信息化设计方法后对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学习与掌握设计软件的操作[2]。最后,企业中层应克服现有困难,确保信息化设计价值在项目中实现。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最为重要的就是全面提高认识。这里提到的认识包含两方面意思,分别为技术本身和利害权衡。相比之下,技术本身较易理解和达成共识,而正确认识眼前与长久的利益还需要拥有更高的智慧。

3.2采取分步推行策略

由于信息化设计属于三维空间设计,对于设计人员自身的空间概念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摆脱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因此这对绝大多数设计工作者是有很大障碍的;此外,设计软件自身还会涉及到大量的参数信息,对于初次接触软件的人是有很大困难的。对此,在推广建筑设计信息化时,应采取分布推行策略,先将建筑师群体作为带头,因为他们具有相对较强的三维空间概念,这样可以有效加快新技术、新理念的推行速度。

3.3加强人才培育

建筑信息化设计技术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十余年的时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实施技术标准,如英国的AECUKBIMStandardforAutodeskReveit,而我国的相关标准还处在编制阶段,人才十分匮乏,是阻碍我国进一步推行信息化设计的主要原因。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而言,除了要有专业人员进行使用,还需得到有效的管理与维护,这对从业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3]。对此,我国很多院校都在积极开设数字化、信息化设计相关的课程,并培育了大批合格毕业生,但这仍然和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由此可见,加强人才培育对于促进建筑设计信息化的普及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发挥技术预期作用的关键,必须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结束语

建筑设计信息化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我国已有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再利用或准备利用信息化设计方法,建筑设计人员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所能带来的方便充满了期待,另外还有很多建筑师利用信息化设计技术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这一些都预示着信息化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牛寿雁.建筑设计信息化趋势:BIM与虚拟建筑[J].建筑创作,2014,10(04):167-173.

[2]李正文.我国建筑设计信息化管理趋势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4):215-216.

[3]张军.试论建筑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J].建筑经济,2014,11(0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