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探讨

李秋静

李秋静(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037-01

摘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学内容,策略,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必要的课程理论教学前提下,紧抓实验实训根本,建立“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的高职高专教学,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学习”观念,也塑造学生应用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药物化学;高职高专;教学改进

药物化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应用性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学科联系,上承药物合成,药物分析,下系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课程,所涉及的药物具有分子量较大,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的特点,内容繁杂,教学较难,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学内容、策略、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在必要的理论教学前提下,紧抓实验实训根本,建立“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的高职高专教育,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终身学习”观念,也塑造学生应用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一、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探讨与革新

鉴于药物化学本课程自身内容多且难的特性,并且高职高专教育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传统的短课时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主动学习积极性。故须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理论教学进行探讨与革新,以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畏难心理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第一,首堂课程的教学是开启学生心门的关键之锁。因此,绪论部分除了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致内容之外,还须结合职业特性介绍本课程在药学专业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人类医药发展历史悠久,是颗神秘且璀璨的明珠。以各类药物的发展史作为引言开始各章课程的教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开拓专业视野。第三,学生普遍存在因不明白所学为何所用而产生厌学的现象,为了避免此心理,在授课中应适当地结合生活实例传授知识点,使教学更真实化,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2.传统教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模式结合的新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结合学科知识特点,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1】。引入案例和启发式进行授课,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以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如讲述镇静催眠药章节时给出案例:针对著名歌星迈克杰克逊死因,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安定类药物的代谢、毒性,药理作用,如何救治等进行教学,教育学生必须掌握此类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等重点知识,同时增强药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化被动为主动,老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过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2】。例如,在传授磺胺类抗菌药这章节时可采用PBL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献查阅,对其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合成路线进行学习讨论,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学习汇报,对此类药物的合成实训提出解决方案。

3.结合多媒体的教学,选择代表性的药物作为讲课的重点,以点带面,同时由于药物更新换代很快,教学时应该适当增设一些新结构、新作用机理的药物,或者是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药物的讲解。譬如,在讲解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的时候,可适时地引入我国最新独立研制的盐酸安妥沙星的新知识点,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温故知新,并且增强学生对我国医药发展实况的了解。其次,老师在授课时应适当讲解些与之有关的科研信息,并且可以组织小数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以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再则,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查阅文献的能力,进行论文编写,课件筹备等竞赛,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老师新药教学”的兴趣活动,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磨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社会工作竞争力。

二、突出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与时俱进。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重点在于结合专业特性锻炼学生的执业能力,实验实训教学在整体教育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须结合理论教学的指导,突出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动手能力,适当开发其独立完成实验实训的潜能,把传统的认知性实验模式向创新性实验模式转化【3】。

1.认知性实验在药物化学实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主要是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对药物的理化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鉴于此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与理论课课时紧缺的情况,可以通过小班实验兼理论授课的模式,即边讲解药物的性质,边指导学生进行鉴别实验的方式,可以缩短理论课时,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教学成效。

2.创新性实验有利于学生的新药研发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应逐渐增大此部分教学的比例。由于学生的实际的独立开发实验的能力较差,重点着手于一些常见药物的简单合成实验,改变传统的手把手教学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合成路线,自己准备仪器与试剂,独立动手完成实验。例如,在进行磺胺类药物的教学时,既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在实验中也可以采用此方法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参与整个药物的合成。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3.药学专业是一个整体的专业,教学中应多主科共同完成。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在学习中注重各学科的相关性与紧密联系从而扎实地掌握知识,在实训教学中除了本学科的药物合成实训之外,极力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本专业的热爱。譬如,结合综合实训中心的实训条件,设计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合成,阿司匹林片的制备,以及阿司匹林片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及最后包装等一系列的实训操作,从整体性上让学生对药学专业上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中加强各学科教学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药物化学课程考核标准的完善

以往以考试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标准不是很科学,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在考核标准上须客观全面地考验学生对知识点及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理论考核方面包括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期末成绩、论文成绩,实验实训的考核通过观察学生在文献检索、仪器试剂准备、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考核其基本操作的熟练、准确、规范程度;检查实验产品、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

为适应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选拔的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教学配合下,紧抓实验实训教学根本,建立“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考核机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红庆,冯月燕案例教学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09,40(6):63-64

[2]何耀纲P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10,6:29-30

[3]钟长斌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