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李勇

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孙吴164200

摘要:目的:探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0例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关节松动术与被动牵伸术联合方式,研究组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同时给予主动运动训练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各期功能评分结果都高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同时给予主动运动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尺关节分离技术;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

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是骨折后经常容易引发的一类型并发症[1],这对于患者的骨折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正常的生活活动等都会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中对于此类型并发症一定要加以重视,对于骨折患者一定要在恢复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医护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患者骨折处的良好恢复。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骨折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每组各15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研究组,年龄20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22±2.29)岁。对照组,年龄20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63±2.37)岁。其中肱骨干骨折患者7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方式,肱骨踝上骨折患者8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方式,前臂骨折患者15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方式[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关节松动术与被动牵伸术联合治疗方式,在治疗开始后,手术医师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松动处理,将患者的肘关节放松5分钟后,之后采用牵拉方式对患者的肘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处理20分钟,之后完成主动运动10分钟[3]。

研究组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同时给予主动运动训练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仰卧位姿势,将肘关节放置到诊床的边缘位置,前臂旋转到后位后放松,然后手术开展过程中,手术医师将患者的肱骨远端进行固定,沿着尺骨干大约45度的方向进行牵拉操作,在治疗过程中,利用IV级手法,能够在尺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牵拉处理,在每一秒都进行很好的摆动,持续半分钟,完成一次后停歇两分钟,之后继续重复操作,一共完成五次,在完成这些操作后,患者在进行一些无负重的运动来达到活动的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

1.3疗效判断依据

患者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采用MEP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针对关节疼痛、关节运动功能、关节稳定性和关节日常活动情况四方面开展评估工作,最高得分是100分,其中超过90分表示治疗优,超过80分表示治疗良,超过70分表示治疗中,低于70分表示治疗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其治疗7天后、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30天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分别是(84.11±21.88)分、(92.11±22.01)分以及(114.11±24.61)分,相比于治疗前功能评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各期功能评分结果都高于对应时间段的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肘关节是由多个关节共同组成的复合性关节,在上肢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协调上肢功能的效果,因此对于其关节功能障碍一定要加强认识,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骨折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结果发现研究组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其治疗7天后、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30天后的肘关节屈曲功能评分结果分别是(84.11±21.88)分、(92.11±22.01)分以及(114.11±24.61)分,相比于治疗前功能评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各期功能评分结果都高于对应时间段的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了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同时给予主动运动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卫侠,刘波,张鑫,刘辉,路怀民,马晓东,余桂洲.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J].中医正骨,2014,09:36~38.

[2]陈湘鄂,周新萍,吴杏香,邱凯明,黄庆.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5:692~693+699.

[3]陈四海.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康复医学会:,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