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骨科在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损伤治疗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损伤控制骨科在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损伤治疗中的运用

冯斌李波胡宗凯周世红王旨宋伟钟波谢勇辉

冯斌李波胡宗凯周世红王旨宋伟钟波谢勇辉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解放军42医院614100)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运用和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5~2013年收治的25例严重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损伤并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死亡4例,21例患者痊愈,治愈患者中留有残疾的患者8例,其中截肢3例,其他骨关节残疾3例,颅脑损伤后部分肢体功能障碍2例。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治疗中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多发骨折其他严重损伤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29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损伤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多处严重骨折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占到很大一部分,该类患者病情相对比较复杂,机体损伤严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在治疗中,我科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协同他科共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5~2013年收治的25例严重多处骨折以及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并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6~79岁之间,平均年龄37.5岁。骨折中,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8例;颈椎骨折并颈脊髓损伤4例;四肢多处骨折22例,其中10例为开放性骨折;股骨骨折幷髋关节骨折及脱位3例。合并其他严重损伤中,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6例,严重胸部损伤4例,肝脾破裂3例。

1.2方法本组25例全部按照损伤控制骨科(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分三阶段治疗。

第一阶段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均予以积极抗休克处理,加压输液处理,同时,紧急配血,尽快输注全血。骨折的初步处理:所有开放性骨折均急诊彻底清创,封闭创面,软组织缺损严重者均予以油纱覆盖并包扎。骨盆骨折幷失血性休克者给予抗休克同时予以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高位颈椎骨折者予以颅骨牵引处理。5例上肢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1小时后更换绷带,予以疏松捆扎;2例上肢肢体毁损者给予截肢处理;1例下肢毁损者予以截肢处理。其他严重合并损伤处理:6例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中4例给予去骨瓣减压,2例钻孔减压处理。2例多根肋骨骨折幷肺挫伤者因急性呼吸衰竭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并呼吸机支持呼吸。3例肝脾破裂者均予以急诊剖腹探查,1例肝破裂者予以修补止血,2例脾破裂者予以脾切除处理。

第二阶段所有24例患者术后均进入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目的:继续恢复血容量,稳定生命体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纠正凝血机制紊乱[2],抗生素预防与控制感染。

第三阶段所有骨折均予以确定性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颈椎骨折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处理。22例四肢骨折除3例截肢外,15例给予内固定处理,4例给予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处理。髋臼骨折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

2结果

25例患者,死亡4人,死亡率为16%。2例死于严重的脑部损伤,入院后即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经过紧急颅脑手术减压后给予呼吸机维持,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经过抢救无效死亡;1例双下肢多处骨折者于入院第3天死于脂肪栓塞。其余21例痊愈。治愈患者中留有残疾的患者8例,其中截肢3例,其他骨关节残疾3例,颅脑损伤后部分肢体功能障碍2例。

3讨论

多发骨折/及合并其他严重损伤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处理,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死亡三联征”——低体温、凝血机制障碍、严重代谢性酸中毒[3],[4]。损伤控制骨科是一种策略[5],它更加关注骨科损伤病人的生理状态是否稳定或不稳定或者生命垂危,以决定治疗的重点和次序。它适用于长骨多发骨折、严重的骨盆骨折、颈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严重损伤合并颅脑、胸腹部严重损伤等骨科重度多发伤患者。该类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要进行出血控制,对病情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利用简单、有效、省时的方法对构成严重生命威胁的症状进行优先治疗,同时,稳定骨折。然后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式治疗,待内稳态恢复正常并稳定后进行确切骨科手术治疗。DCO提倡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步骤治疗,尤其强调早期的处理,要遵循如下原则:1、优先原则:颅脑减压、腹部探查止血及清除污染物要优于骨折固定;2、简单原则:切除代替修复,简单代替复杂,微创代替巨创;3、省时原则:尽量缩短手术时间;4、互补原则:整体规划不冲突,主次矛盾分清楚;5、舍得原则:最小代价,最大利益。运用DCO技术治疗本组患者,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旭鸣,邱美光,林世水,等.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1):8—10.

[2]李又林,周乃胜,高百春,等.163例严重多发伤救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6):572.

[3]赵文飚,殷建伟,刘洪翔,等.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急诊救治的效果[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9—21.

[4]杨越涛,叶永根,柳振华,等.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5):399—402.

[5]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救治严重骨折伴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0):95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