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现状

/ 2

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现状

王丽娜1关红2(通讯作者)赵骄蓉1王秋节1

王丽娜1关红2(通讯作者)赵骄蓉1王秋节1

(1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7)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辽宁大连116027)

【关键词】同伴教育糖尿病同伴支持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28-02

【Keywords】PeerEducationDiabetesMellitusPeerSupport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1]。DM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位重大疾病[2]。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8%[3]。Shaw在《2010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估计》中指出中国糖尿病病人数于2030年将达到4230万[4]。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则需要终身治疗,其危害主要源自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心、脑、肾、眼、足等器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就能改善糖尿病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开展同伴教育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本文就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研究现状阐述如下。

1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定义

同伴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5]。

2同伴教育的发展

2.1同伴教育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健康教育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有效方式,在药物滥用预防、艾滋病预防、性教育以及其他健康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

2.2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倡议“PeerSupportProgrammesDiabetes”(糖尿病同伴支持计划)[7]。

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公共卫生系的Fisher教授说过“即使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年与医生的会面时间多达6个小时,仍有8760个小时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这时同伴支持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2.32011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等率先开展了同伴教育并得到了一定成效[7]。

孙子林教授开展同伴教育过程:201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在南京市内通过纳入条件选出10位互助组长候选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及考核,于2011年8月陆续进入各自生活的社区开展工作,每个互助组长在社区内帮助10名左右糖尿病患者,中大医院同伴支持项目组对互助组长定期上传的患者数据进行评估。

3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的文献分析

截止到2013年6月24日以关键词同伴教育并含糖尿病和同伴支持并含糖尿病在维普、CNKI、万方三个数据库中搜索文献,排除数据库中重复的文章,总共有20篇,具体分布见表1。

表1文献类型及数量分布(篇)

文献类型时间(年)合计

20092010201120122013

实验研究3236216

综述010001

其它000303

合计3339220

表1中实验研究中的16篇全是对照试验,实验中样本量最大的有168例,最少的有36例。陶静的《同伴教育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观察》中样本量为36例,因其选择的是住院青少年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对照试验,因此样本量偏小,其他15篇都是对出院患者进行的对照试验。总的来说关于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的文献相对较少。

4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万巧琴等认为同伴教育有利于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提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健康教育形式。陶静[8]等认为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法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促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识,减少其负性情绪,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由此可得出同伴教育的长期作用是并发症下降、住院率下降、医院花费降低、死亡率下降。

5小结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其他马车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我国目前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课堂教育、小组教育和一对一教育,讲授者为医护人员。同伴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9]。在17篇论文中的对照试验中已表明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而且同伴教育由糖尿病患者主持可分担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取得的成效却比医护人员好的多。比起让患者被动的接受指导,不如通过病友间的经验分享,通过糖尿病患者自身经历鼓励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于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实施具体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样本量还需进一步加大。我国有众多糖尿病患者,而卫生资源却有限,要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尽管我国同伴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只要在医院和社区积极开展,一定会造福于糖尿病患者。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4.

[2]万巧琴,尚少梅,来小彬,等.同伴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57-459.

[3]贾伟平.我国糖尿病防治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49—2450.

[4]ShawJE,SicreeRA,ZimmetPZ.Globalestimatesoftheprevalenceofdiabetesfor2010and2030[J].DiabetesResClinPract,2010,87(1):4-14.

[5]吕姿之,高源.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11):5-8.

[6]樊鹏霞,王毅,高翠霞,等.社区主导的同伴教育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4):445-447.

[7]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29-430.

[8]陶静,罗丽,徐蓉.同伴教育法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6A):7-9.

[9]WolfRC,BondKC.ExploringsimilaritybetweenpeereducatorsandtheircontactsandAIDS-protectivebehavioursinreproductivehealthprogrammesforadolescentsandyoungadultsinGhana[J].AIDS-Care,2002,14(3):3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