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结节性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分析王超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肺内结节性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分析王超玉

王超玉

伊春市第三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市153100

摘要:目的:研究肺内结节性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性病变16例,采用的仪器为630mAX光机和SIEMENSSOMATOM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进行诊断与鉴别。结果:肺部结节性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各有其特点与区别,通过采用630mAX光机和SIEMENSSOMATOM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进行治疗,收到特别好的效果,16例患者中,全部治愈为16例,治愈率为100%。结论:通过采取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很高的疗效价值。

关键词:肺内结节性病变;影像诊断;鉴别诊断

Imagingdiagnosisanddifferentialanalysisofpulmonarynodularlesions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pulmonarynodularlesions.Methods:16casesofpulmonarynodularlesionsconfirmedbyclinicalandpathologyfromMarch2009toMarch2012wereselected.Theinstrumentwas630mAXmachineandSIEMENSSOMATOMEmotion6spiralCTscanner.Results:Theperformanceoflungnodularlesionsintheimagingof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differences,throughtheuseof630mAXmachineandSIEMENSSOMATOMEmotion6spiralCTscannerfortreatment,receivedverygoodresults,16patients,allcuredto16cases,thecureratewas100%.Conclusion:Itisofgreattherapeuticvaluetodiagnosenodularlesionsbyimaging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

Keywords:pulmonarynodularlesions;imaging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前言:

肺内结节病变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定性比较困难,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及其预后。近年来,通过不同仪器的选择使用,给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尤其是近年来经使用630mAX光机和SIEMENSSOMATOM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并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性病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弥漫结节性病变9例,孤立结节性病变7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粟粒型肺结核7例,双肺内多发转移瘤1例,周围型肺癌2例,单发转移瘤1例,结核球2例,炎性假瘤1例,错构瘤1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发热,所有病例均有2项或2项以上临床症状。

1.2方法

采用的仪器为630mAX光机和SIEMENSSOMATOM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

1.3影像学诊断表现

弥漫型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多发弥漫结节、斑片状影像或多发肺叶及肺段的实变影像,部分融合成大片状的实变影,结节为粟粒大小,最大1cm左右,以肺门及两下肺野为著,CT肺叶或肺段的实变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征,CT增强检查时在肺叶及肺段实变中出现轻中度强化的大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周围型肺癌CT表现为多数结节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小泡征或充气支气管征。平片显示密度较均匀,边缘不规则,部分可见有细小的短毛刺和深分叶征。

双肺多发转移瘤胸部平片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及肿块影,呈圆形,边缘较光滑,密度较均匀。多分布在两中下肺野,肺尖少见。

粟粒型肺结核表现为多发的大小不一的粟粒样至1cm左右的病灶,有的为较淡的渗出增殖性病灶,有的为致密的钙化灶,轮廓有的模糊,有的锐利,分布不一,以两肺的上野和中野多见。

结核球病灶密度较高不均匀,有些可见新月形小空洞,边缘清晰光滑,有浅分叶;有些病灶周围均有卫星灶,病灶多位于靠近肺门侧。增强CT多数结节不强化,少数结节内缘见规则的环形强化影。

肺单发转移瘤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单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圆形阴影,单发转移瘤与肺内原发周围型肺癌鉴别较困难,一般情况下周围型肺癌有锯齿征及细短毛刺,CT可发现胸部平片不能发现的征象。

肺错构瘤病灶结节多位于周边肺野脏层胸膜下,密度不均匀。CT可见脂肪密度或钙化,钙化呈斑点状或结节状。

炎性假瘤多位于肺周边部位,有的可有分叶,少数结节边缘不规则,周围毛糙或毛刺状改变。患者多无症状,长期观察病灶多无明显变化。

2.结果

肺部结节性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各有其特点与区别,通过采用630mAX光机和SIEMENSSOMATOMEmotion6螺旋CT扫描机进行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16例患者中,全部治愈为16例,治愈率为100%。

3.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展及应用有效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后,肺部结节性病变的发病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结核及免疫缺陷人群逐年增加,肺内结节性病变患者的发病率又有日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老年肺部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在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近几年一直占据首位。老年肺部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像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其中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培养阳性是肺结核诊断的确切依据。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菌阴者仍然主要是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临床诊断。肺内结节性病变患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而肺部感染容易重新活动。

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影像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肺良恶性结节虽然影像特点并不相同,但些征象并非特异。同侧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有助于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螺旋CT增强及动态增强扫描与结节形态学的改变相结合,可为良、恶性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肺内结节性病变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常见的基本征象,现代影像检查可清楚显示此类病变。一般胸部平片发现病变,进一步检查首选择胸部常规CT或在病变区进行薄层细致扫描,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可提供有价值的征象。周围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发病部位,临床上常表现为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丝,影像上表现边缘短小毛刺,深分叶,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结核球内可有斑点及点片状钙,多见于青壮年,以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多见。错构瘤多见于青壮年,无明显好发部位,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多表现为结节边缘光滑清晰,内可有“爆米花”样钙化及脂肪密度,一旦有脂肪密度可明确诊断多发结节病变转移瘤最常见,如不能明确原发性灶,则应考虑多发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进一步行痰细胞学病理检查找到癌细胞确诊。

总而言之,肺部结节性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影像学表现对肺部结节性病变诊断有很高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建辉,罗小芳,邓建波.肺内孤立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3):200.

[2]张军;肖湘生;刘士远;陶晓峰;于红;李惠民;;16层CT肺部筛查低剂量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03(8):21-22.

[3]严洪珍;金征宇;张涛等;胸部基本影像评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