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相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浅析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相关对策

王晓燕熊明兰

王晓燕熊明兰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城医院精神二科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46例焦虑症患者,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常规护理应用于23例对照组,心理护理应用于23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接受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没有显著差别(P>0.05)。接受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程度明显跟不上观察组。两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有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并不十分乐观,仅可达到73.91%。观察组的满意度十分乐观,高达95.6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比不上观察组。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254-02

焦虑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疾病,患者的发病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的大致方向是探索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46例焦虑症患者,现在把详细报告展示出来,供阅读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46例焦虑症患者,对照组2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一共占了11例,男性患者一共占了12例,男女患者的比例是12:11。最小的患者年龄是24虚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是32虚岁,患者平均年龄达到了(28.52±3.23)岁。其中惊恐障碍的总共13例,广泛性焦虑的总共有10例。观察组2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一共占了10例,男性患者一共占了13例,男女患者的比例是13:10。最小的患者年龄是23虚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是33虚岁,患者平均年龄达到了(28.84±3.87)岁。其中惊恐障碍的总共12例,广泛性焦虑的总共有11例。两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男女比例、病程时间、病情轻重、年龄大小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于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HAMA测试,从而评估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将情况记录下来。

心理护理应用于23例观察组:(1)护理人员要积极关心患者,主动寻找合适的话题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在交流中放松,同时还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2)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病情变化,将病情的实际情况告诉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1]。(3)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告诉患者以往的焦虑症患者成功治愈的案例,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4)协助患者完成情绪的自我调节,将一些适宜的轻音乐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在倾听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坚持每天锻炼,积极参与机体活动,从而转移不良情绪[2]。

1.3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17.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计数,经软件计算,如果对比数据P<0.05,则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接受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没有显著差别(P>0.05)。接受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程度明显跟不上观察组。两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有明显差别(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程度明显跟不上观察组。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对照组的满意度并不十分乐观,仅可达到73.91%。观察组的满意度十分乐观,高达95.6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比不上观察组。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效果显著,获得了患者的认可[3]。

综合上文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春建,殷松.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2(23):330-332

[2]胡丽华,黄宝婷,周秀娟,罗选红,韶红.音乐疗法对手外伤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02(03):245-246.

[3]包美华,吴明霞,陈爱民.心理护理“二分法”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1(11):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