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李辰王丽华徐萍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特定时段内的100例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2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护理差错、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差错明显少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护理满意度为9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普外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55-02

护理工作在临床医疗卫生工作中至关重要,是现阶段医院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如若此项工作不到位,不仅会给患者加重经济危机和住院时间,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对医院也造成一定的损失。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对实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及处理的一个过程或模式,避免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普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实施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护理风险较大,更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目前最新出版的《护理工作规范与管理流程》明确指出相关护理人员均要细致划分责任,科学分工,确保临床护理工作严谨有序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3月普外科接诊的的100例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6:14,年龄,18~50岁,平均(47.22±1.26)岁;疾病类型:胆囊炎10例、急性肠胃炎12例、胃炎8例、消化道出血10例、甲状腺炎6例、急性阑尾炎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30,年龄:19~52岁,平均(48.45±1.99)岁。疾病类型:胆囊炎9例、急性肠胃炎11例、胃炎10例、消化道出血5例、甲状腺炎8例、急性阑尾炎7例;对比分析100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做好相关心理工作等,给予常规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护士长及时查房,纠正护士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及解决相应的医疗纠纷。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1)抽调普外科优秀护士长、责任护士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相关病情,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病情发展来制定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护理措施;(2)综合分析患者临床实际护理措施中存在的风险,例如跌倒、压疮、误食、坠床、误吸等,在住院期间以多种形式对其开展健康宣教,例如根据患者自身受教育情况在患者病房及床头悬挂宣传标识和警示标识、建立翻身防护栏等措施,与此同时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控制好病房温度,并将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前告知患者;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及时清理并清洗患者分泌物;避免出现压疮。(3)值班护士要加强对相关病房的管理,检查病房物品摆放情况,减少患者病房内障碍物的摆放,将光线调整为适合患者修养的亮度,夜间可以开地灯、固定床脚刹车、调整病床高度、铺设防滑垫,防止患者出现跌倒现象。护士长要对病房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4)护士长要对病房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及时进行记录,确保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完整[1]。

1.3效果评价标准

1.3.1对比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

1.3.2对比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SPSS23.0计算,计量资料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护理差错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满意度)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χ2值检验以%表示,若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对比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完整性、统一性,在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首先对患者相关护理工作进行计划,然后实施,实施后还要检查实施过程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对存在问题和缺陷进行处理;该项模式对临床相关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要求她们不仅要有非常专业的自身素质,还要在护理过程中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对临床所发生的问题和缺陷及时进行总结之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避免在此后的护理过程中发生类似错误,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实施。

此次研究旨在对比常规管理模式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发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护理人员给药错误、临床操作错误、液体排空导致回血、医嘱执行错误等护理差错发生率较少,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8.0%。

综上,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在对其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永春.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8):176-177.

[2]刘秀梅.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