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朱成梅蔡静李艳秋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超声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的:讨论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发现结石多发多侧有21例,结石单发单侧有36例,输尿管结石有14例,后尿道结石3例,膀胱结石1例,肾结石11例;根据其影像学资料发现,膀胱壁内段存在声影,输尿管结石大多数表现为弧形光带增强,输尿管远端存在积液,同时患有结石回声;肾结石表现为出现点状回声,在后方出现声影,CDFI血流灌注良好;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充盈度尚可,内部出现团块状和点状回声,内壁光滑,其后方存在声影,较小的结石无声影或者有淡声影。结论: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中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进行检查,其能够明确结石的位置以及部位,对患者无创伤,并且操作简单,其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彩超;诊断

泌尿系统结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包括了肾结石、尿道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膀胱结石等,其临床发病率较高。泌尿系统结石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排尿功能,严重的患者会造成泌尿系统器官出血或者坏死【1】,对患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本病需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此我院选取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其诊断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7.3±5.2)岁。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彩超检查后,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腰腹部绞痛、尿频和尿急的症状,患者对于本次调查内容知晓明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心脏疾病和精神疾病,不能正常沟通的患者,哺乳期妇女和妊娠期妇女。

1.3方法

采用飞利浦EPIQ5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0MHz,患者检查时,嘱患者采取俯卧位或者仰卧位,对患者的膀胱、输尿管以及肾脏进行检查,在检查前需要充盈膀胱,并做好肠道准备【2】,肠道准备方法为:服用20mL、50%的葡萄糖溶液,同时饮水500mL,在进行灌肠处理,防止胃内容物以及胃、肠内的气体对超声波造成感染。在超声检查时,注意肾脏内是否出现结石和积液【3】,观察输尿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强回声,膀胱内是否有异物存在。在对输尿管进行检查时,通过观察其血流情况,对血管以及扩张的输尿管进行鉴别,并对其影像学特点予以分析。

2结果

在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发现结石多发多侧有21例,结石单发单侧有36例,输尿管结石有14例(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有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3例,膀胱结石1例,肾结石11例;根据其影像学资料发现,膀胱壁内段存在声影,输尿管结石大多数表现为弧形光带增强【4】,输尿管远端存在积液,同时患有结石回声;肾结石表现为出现点状回声,在后方出现声影,CDFI血流灌注良好;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充盈度尚可,内部出现团块状和点状回声,内壁光滑,其后方存在声影,对于直径小于0.4cm的较小结石无声影或者有淡声影。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人会大量进食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能量食物,而维生素和粗纤维进食量则较小,尤其是老年人饮水量少,运动量也大大降低,使人们患上泌尿系统结石的几率大大增加。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为男性高于女性,并且男性高发年龄为35岁左右,女性高发年龄为30-55岁。泌尿系统结石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轻者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患者则会出现梗阻、排尿不畅,甚至会造成肾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对于泌尿系统结石需要尽早做出准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在进行彩超检查时,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在此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输尿管上段大部分结石【5】,并能清楚的观察到膀胱内壁的情况,但是对于较深的输尿管中段进行检查时,容易受到胃部以及肠道内气体的影响,诊断不是很准确,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在检查前做好肠道准备,将其内的空气排除,并再继续适当充盈膀胱,进行再次检查。

在应用彩超对泌尿系统结石检查时,一般会采取分段检查法,对结石的位置予以明确。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彩超对于输尿管内段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检出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诊断则比较苦难,为了提升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诊断率,临床上首先会对输尿管上段进行扫描,如果没有发现结石,在对其他位置进行检查。在应用彩超进行检查时,尤其是对于输尿管狭窄部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检查。在泌尿系统结石排出体外时,可以通过彩超对排石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石是否全部排除。同时彩超在临床应用中费用较少,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彩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中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进行检查,其能够明确结石的位置以,对患者无创伤,并且操作简单,其临床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桂玲,刘彦森,陈兰,等.彩超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76.

[2]赵晓丽.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11(25):94-94.

[3]丁明.彩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79.

[4]杨兴业,覃光,刘伟,等.单个输尿管结石自然排出的预测性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1):35-38.

[5]杨莉芬.彩色多普勒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