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张玉美

张玉美

(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的必要性、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及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直接评估法评估病房50名、监护室49名留置留置针的住院患者穿刺人签名情况;采用自制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问卷调查表对病房44名、监护室40名护士在签名的必要性、意愿、合理性等进行调查。结果:病房和监护室留置针穿刺人签名率分别为62%和81.6%,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签名可分辨的分别占46%和69.4%,差别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留置针穿刺人签名认为没有必要的分别占50%和80%,不愿意穿刺处有护士签名的分别为79.5%和60%,认为将姓名留在病人穿刺处不合理各占54.5%和65%,其中不愿意穿刺处有护士签名的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房与监护室的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主观上均不具有主动性,依从性与护士的主观意识有关。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19-02

2013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年5月正式实施,根据卫计委对静脉输液规范的要求,输液时间大于4小时的均需选择留置针进行输液,如输注液体为对血管有刺激性时,不论时间长短均需使用留置针。对此,临床上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大大提高。为了加强对输液的质控管理,静脉留置针穿刺敷贴上需注明穿刺时间、操作人签名,而对穿刺人签名,对此,存在一定的争议,且执行率较差,因此,对我院99名患者及84名护士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影响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依从性的因素及提出改进的措施,达到提高依从性的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我院病房及监护室分别选择50和49名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调查其有无穿刺人签名及签名的可分辨性;从病房抽取护士分别44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27.68±5.40)岁,工作年限1~27(5.47±6.08)年;学历:本科17名,大专24名,中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19名,护士17名。监护室ICU、NICU中抽取护士40名,均为女性,年龄23~38(28.20±4.35)岁,工作年限1~21(6.00±5.02)年;学历:本科12名,大专26名,中专2名;职称:主管护师9名,护师19名,护士12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著义(P>0.05)。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直接评估患者留置针上有无穿刺人签名及签名的可分辨性;②用自制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认为穿刺人签名是否必要、是否愿意主动签名、签名是否合理、签名不可分辨的原因及其它替代姓名签名方式的选择。

1.2.2调查方法由专人负责患者的评估及对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留置针穿刺处护士签名情况,见表1。

3.讨论

3.1通过表1可见,监护室中患者留置针上穿刺人的签名率比病房高,两者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两者间签名清晰可辨认率均较低,两者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病房还是监护室,半数以上的护士都认为留置针上穿刺人的签名没有必要且认为护士签名在病人留置针处不合适,同时大部分护士也不愿意主动在穿刺处留下签名,大部分更愿意用工号替代签姓名。其中在不愿意主动签名及签名不愿意让人辨认两项上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2在留置针签名的问题上大部分的护士都认为是没有必要的,但目前静脉治疗做为我国各医院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做为管理者,尤其是在各医院都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后,都想将静脉治疗的质控工作做的更好,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留置针输液是最常见的一种输液通路,因此,要保证安全有效的输液,首先就必须保证留置针的留置的安全有效性,而执行人签名是质控者对当事人的一种检查监督手段,目的是让存在的问题可以直接反馈给当事人,使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因此,穿刺后不仅应标明日期,也应标明穿刺人的身份。但大部分护士认为没有必要是因为她们忽视了质控工作,而不愿意主动签名的原因与本身觉得将自已的姓名留在病人身上不合适有一定关系,同时,有些病人也觉得此种方式不合理,因此,在很多时候,护士签名时字迹潦草,一是为了防止病人认清,同时也为了不让质控人看清从而逃过处罚。而病房和监护室护士在签名意愿上会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监护室中病人多为重病人,神志处于镇静或昏迷状态的病人居多,且监护室内没有家属存在,因此,相对而言,她们会减少顾忌。病房中的护士有时也担心穿刺不成功时病人及家属会关注到自己,因此会降低主动签名的意愿。

3.3从表2也看出,病房和监护室护士如果可以选择,更愿意用工号代表姓名来表示穿刺人签在病人留置针穿刺处。工号既可代表某位护士,又不直观,这样,即可以兼顾质控工作,同时也可兼顾到护士及病人的内心感受,减少内心中签名的不合理性。

3.4因此,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既予护士的主观意识相关,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强调质控工作的重要性,使用每位护士重视签名,不抵抗,发挥主动性。同时,也应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变,用签工号的方式代替签名,这样既可有效加强质控工作,又能提高护士留置针穿刺人签名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陶艳玲.新入职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技能调查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

[2]夏为书.护士对静脉留置针认知的调查分析[J].首都医药,2013,24:62-63.

[3]邱德玉,莫霖.儿童静脉留置针家庭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25-2127.

[4]陈冬萍,耿志琦,李杰.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5:7-8.

[5]王春英,王锡唯,徐军,桂宗英,顾文静.密闭式静脉留置输液的依从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0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