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

1黄晓艳2刘晓娟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月1月高危新生儿12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每组61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后30天,对患儿展开NBNA评分发现,观察组触觉、听觉、视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意义(P<0.05)。1岁时,观察组患儿发育指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采取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效果,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效果

在医学技术持续发展下,新生儿的复苏技术随之取得明显进步,可以显著提升高危新生儿存活率,其原因为:高危新生儿比较常见脑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所以,临床治疗中应该加强护理干预,通过改善预后,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高危新生儿122例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月1月高危新生儿12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1:30,年龄为5-31天,中位数18天,22例窒息,13例早产儿,26例高胆红素血症。观察组:男女比例33:28,年龄为5-30天,中位数17.5天,21例窒息,14例早产儿,26例高胆红素血症.两组患儿治疗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高危新生儿进行对症治疗后,还需要向其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病情观察、保暖与呼吸道等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取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时,其主要措施包括:(1)健康教育,向家属展开康复护理知识讲解,如护理方法和内容等,为家属传授喂养和生长发育等知识。与此同时,家属还应该进行随访表的填写,指导其正确照顾新生儿,以便于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2]。(2)在新生儿病情持续稳定后,应由康复师展开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展开触觉、听觉和视觉等训练,每日1或2次,如触觉训练,由护士对新生儿面部和手掌等皮肤进行抚触,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1次或2次;听觉训练时,需要为新生儿播放轻音乐或儿童音乐,每日两次,持续10分钟;视觉训练,向新生儿呈现鲜艳图画,以刺激新生儿视觉[3]。(3)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家属取得有效沟通,可以加强其信任感,创建随访卡,引导患者家属展开家庭护理,出院后第1-2周,应以精细运动和语言训练等为主,加强新生儿按摩抚触等训练,每日5分钟,每日两次。出院3-6月,如果新生儿发生运动落后,需要按照医生指导展开运动疗法[4]。每周以电话随访方式,掌握新生儿病情恢复状况,每半个月以上门随访方式,全面检查新生儿发育状况与神经系统等,以便于向新生儿家属展开健康教育,了解幼儿成长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产生,均选择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若P<0.05时,则表明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患儿NBNA评分

患儿治疗护理后30天,对患儿展开NBNA评分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患儿发育指标

在1岁时,对患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所示。

3讨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约出生2千万新生儿,约20%左右为高危新生儿,其中窒息患儿具有较高发病率,通常需要持续20分钟抢救,以恢复健康,仍然有部分新生儿会发生伤残情况,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5]。伴随围产技术持续发展,高危新生儿治愈率明显提升,保证新生儿整体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治疗过程,除了需要向高危新生儿予以治疗,还应该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尽量改善预后,强化家庭护理干预等,降低后遗症,确保高危儿生命安全。

在本文研究中,本文选取122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研究,其中61例采取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患儿NBNA评分明显提高,在1岁时,对患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此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高危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患儿NBNA评分和发育指标,而且还能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对此,要求护理人员全面展开护理干预,做好出院后相关随访工作,新生儿家属则应该严格按照医嘱展开康复训练,保证新生儿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罗超翠,余春艳,邱岸花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救治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9):2327-2329.

[2]孙洁,弓少华,洪黎.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4):625-626.

[3]梁军,崔妮.对高危儿实施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8,31(z2):58-59.

[4]刘进娣,张翠凤,朱跟娣,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CPAP治疗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6):756-758.

[5]赵磊,蒋名丽,张耀东,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6):2566-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