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林业工程中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对策

苑满成

苑满成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白银纳森林资源管护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165201

摘要:随着新时期发展,为了保证林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要重视加强营林工作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林业营林工作的探索能力,本文基于有效的工作实践,总结了营林工作开展意义,并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开展营林建设的策略。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为林业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提供有效保证,从而也进一步推荐林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林工作;分析

引言

为了确保林业工程中营林工作顺利开展,要明确营林工作开展意义,要通过有效的林业工程实践,不断总结更加科学的营林工作策略,以进一步为国家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证,通过具体分析,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要重视营林工作的改善,要加强监测管理,从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1开展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

1.1生态层面的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且土地面积众多的国家,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我国诸多区域的生态环境存在诸多的差异。目前,水土流失、沙漠化的现象是目前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最为直接的方法即为做好营林造林工作,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现象,保持生态体系的平衡,即从根本上帮助解决并优化环境问题,对整个国家环境保护的工作存在诸多推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1.2社会层面的意义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仍然存在对营林造林工作的认知偏差,而营林造林最大的价值在于,树木能够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人体活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因此森林资源是我国最为重要和宝贵的资源,通过积极落实营林造林的相关工作,能够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并且给予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针对我国绝大部分的区域而言,营林工作落实得体,能够有效为生态旅游工作夯实基础,而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更多的资本关注,从而形成良好的投资风口环节。只有拉动了多元化资本的注入,才能更好推动整个区域形成良好的发展,是的该区域能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展开发展,为后续的可持续化的调整和进步,奠定基础。

1.3经济层面的意义

除了环境价值以外,林业本身的投资价值、经济效益也非常高。目前,我国许多的产业与内容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林业资源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各类重工业和手工制造业之中,林业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也是保证上述产业顺利、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除了各类制造业以外,良好的林业资源能够有效避免沙漠化、风沙等自然现象,因此能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确保农作物的正常发育,保证农业经济效益。

2林业工程中营林工作对策

2.1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质量

由于营林造林工作是经由广大工作人员直接操作落实的,因此提升其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针对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大的营林工作团队应当做到积极主动的加以学习和了解,在具体落地工作的过程中使用更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方法,用以保证营林造林的效果。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模式,在明确的技术标准之上,进行组织管理工作。最后,加大营林造林的检验检查力度,部门之间共同合作,从而确保检查工作顺利的完成。此外,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工作认识,要明确加强营林工作质量的必要性,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从而才能保证林业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2改善林区营林造林工作

首先,优化林区产业结构。正如前文中所强调的,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的林业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区分,因此在强化营林工作执行前,需要切实做好林木移植的规划工作,确保其产业结构适用于本区域。其次,国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于林业资源的法律规章制度,要做好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针对部分违法违规的行为,应当予以严肃处理,约束部分企业或个人过度开发林业资源的现象,推动可持续化发展。同时,要联合当地的执法部门落实好监督管理的工作,降低违规行为的现象发生。再次,要根据监管的需求,设立明确且符合规范的专项管理制度,确保政府职能部门在运作的过程中有依可循,还能够驱动广大利用林业资源的企业,同步推导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最后,区域政府应当加强对当地人民或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农业为例,大力推进营林造林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农业原有的生态,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端问题,区域政府需要加大对当地部门的扶持力度。只有政府落实好补偿机制,才能确保营林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

2.3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

当地的职能部门,要对自身的林业资源以及广大利用林业资源的企业,进行档案的报备,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落实好具体的监管策略。经由专业的队伍展开相应的点评与检查的工作,选择定期与不定期穿插进行的考察方法,力求最大程度上对林业资源做出充分的考察。同时,还要建设一定的评价体系,为每一个社会企业做出评估,针对绩效不合格的企业减少其林业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检测管理体系构建过程要重视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科学手段加强林业建设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为林业工程开展提供有效的监管体系。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过程,要以具体实际为主,要科学对林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并总结完善的管理方案,从而为营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2.4加强林区科学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实营林造林工作前,相应的工作人员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主义”直接上手执行工作,而是要充分、全面地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降水量、区域规划和建设,只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为后续的落地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中,重点要考察区域内对林业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才能更好落地执行。政府在林业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管理的作用,这是林业自身特点决定的。在我国实行政企分离之后,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对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通过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控。要制定更为灵活可操作的方案,一旦市政总体规划或其他紧急情况的出现,就需要第一时间的调整与执行,确保营林造林工作的有序性与完善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林业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在营林管理过程,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认识,要不断引入有效的管理方案与技术,从而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以此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为国家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董相军.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分析[J].居舍,2018(30):109+100.

[2]杨品.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193.

[3]王玉英.浅析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8(06):226.

[4]杨雪.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J].山西农经,2018(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