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队伍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卫生应急队伍的重要性

古丽明何淑娟张洁香

(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卫生应急队伍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构建一支专业卫生应急队伍,参与各种重大灾害事故、传染病、中毒等事件的医疗救援。现就卫生应急队伍成立的重要性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卫生应急队伍;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288-02

随着当今生活的不断工业化、城市化,各种突发事件、事故灾害的袭击,使传统社会已逐渐发展至现代高风险社会。2003年的非典事件,肆虐32个国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近几年来洪水泛滥成灾,更是为全球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进一步敲响警钟,世界各地纷纷着力于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能力[1]。本文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简单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建立卫生应急队伍的重要性

1.1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规定赋予卫生监督机构的相应职责

根据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县级以上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2];同时突发事件的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及时对易感群体采取保护应急等措施,而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均需要由卫生监督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另外由于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控制疫情的措施、卫生消毒隔离与执行制度情况、菌种管理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3]。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人员履行其职责就会显得更加重要。

1.2符合党组织国际路线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降低灾害造成的伤亡与损失,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学历、文化水平分布不均

往往市级单位中的骨干人员均属高学历、高文化水平,且年轻有为,而低学历、低职称、年龄偏大的人员的多集中于县级、区级等地方,这一局面导致在两级单位中人员学历、职称、年龄大小的分布不均,而人力资源职称内中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所占比例的不平衡对基础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基层卫生系统工作的开展。

建议:应参照相关要求调整卫生系统应急队伍的职称构成,确保合理分配学历、年龄结构等比例,做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2.2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较单一

常见的突发事件具有群体性、社会性等突出特点,这也要求公共卫生人员必须具备超强的综合素质[4]。而当今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知识概念较为传统,仅限于卫生学的范畴,缺乏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与处理方案;而专业结构单一目前各省市卫生系统共存的一大问题,注重于卫生专业知识而缺乏对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巧,加上近年来不同规模的传染病疫情、突发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建议:要求卫生应急队伍人员应该具备预防医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伦理学、卫生经济、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内容;同时优化卫生人才知识结构,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树立全局观念与群体观念,能够从全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从纯医学的角度来处理与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应急培训与演练不足

因在日常工作中,卫生工作人员无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过多接触,演练机制不太完善,专业培训演练缺乏基础条件与功能性演练,覆盖率与参与率尚未满足应急工作的需求,不同专业的应急队伍间缺少熟练的协同能力。

建议:卫生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应激技能培训与演练,组织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建立长效持续的培训演练机制。

2.4配套设施不到位,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调查发现,多家卫生系统缺少专用办公车辆,现场监测车数量与种类配备不够完善;卫生应急部门的通讯方式仅依靠移动与固定电话,较为单一[5]。另外我中心尚未建立系统的现场快速检测微生物、细菌的方法,没有储备快速检测试剂。

建议:充分完善应急救治物资,加大投入、进一步落实应急队伍的建设经费,按照政府补助、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保证队伍的基础建设以及装备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我中心传染性疾病病原的实验室监测网络。确保应急救援的需要。

3.讨论

由于我国卫生应急管理队伍中大多为兼职人员,任务配置不科学,急需引进高层次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可借助部队管理模式,采取有“事实”无“实体”的组织形式[6],加强对应急处置队伍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应急决策能力,实施按需施教,从而提高卫生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能力。

因此为保障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并恢复重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效,必须强化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现场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洋,董晓梅,王声湧等.社区居民卫生应急意识与能力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0):993-997.

[2]黄田海,王国威,朱艳等.对市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2,41(24):2566-2567.

[3]贺雄,沈壮,梁亮亮等.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队(传染病控制类)芦山震后防疫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6):503-505,562.

[4]王进,余宁乐,陈维等.江苏省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6):342-344.

[5]卞琳琳.2013年度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演练评估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6):330-332.

[6]黄丹,黄华.松滋市疾控卫生应急队伍现状与建设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