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赵雪琴

赵雪琴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兴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10月完成53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195-02

肺癌是一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胸腔镜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根治肺癌的新技术,是通过借助于高清晰度电视显像系统,在胸壁开放以微小切口从而完成胸腔内各种操作的微创手术方法,其优点在于切口小、疼痛轻、出血少、康复快、安全有效等[1],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我科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5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行胸腔镜根治术的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2~71岁,平均(65.1±12.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肺功能、纤支镜、全身骨显像扫描等检查,无手术禁忌症。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同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电视监视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为需要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2]。由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在我院是一项新开展的项目,患者对胸腔镜微创手术不了解,多数患者表现出紧张、顾虑和担忧,对治疗效果和能否切除干净有疑虑。对此术前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面对面交谈,借助图片及发放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介绍本科室的成功病

例和同类患者的康复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及优点,并请治愈者现身说法,以真诚、可信的态度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其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配合治疗,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上接受手术。

2.2呼吸道准备

术前指导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和呼吸道的净化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1﹚戒烟:长期吸烟能明显减低肺功能,早期戒烟可以使受损的肺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3]。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对有吸烟病史的患者进行戒烟教育,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性及吸烟对治疗、术后康复的不利影响。﹙2﹚呼吸功能锻炼:术前做好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增强患者耐受手术的能力。通过示教让患者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散步、慢跑、上下楼梯、憋气及吹气球等锻炼方式,以增强肺活量。﹙3﹚指导患者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及正确的咳嗽体位训练。有呼吸道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痰多而黏稠者必要时行雾化吸入[4],每天两次,以稀释痰液,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感染。﹙4﹚口腔护理:口腔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门户,加强个人口腔卫生,可有效阻止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嘱患者每天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水漱口。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测

手术完毕安返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持续吸氧2~3L/min,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5℅以上。24h心电监护,密切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者面色、神志、体温、尿量的变化及口唇红润、指端色泽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体位护理

患者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采取半卧位,根据患者舒适度,将床头抬高15°~30°,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6h后可取45°,并协助患者坐起咳嗽,有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可左右交替卧位,避免长时间健侧卧位,以防止纵膈移位压迫健侧肺脏,不利于引流和引流量的观察。

3.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易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至关重要,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打折、扭曲、受压、牵拉、防止脱出,需定时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并密切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准确记录。如引流液连续3h超过100ml/h且颜色为鲜红色,质地黏稠,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应考虑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现象,要及时报告医生,尽快处理。术后应每天更换引流瓶,特殊情况随时更换,更换引流瓶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患者术后行胸部X线检查,若肺复张良好,胸腔内无积液、积气,其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可进行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紫绀、皮下气肿及切口敷料是否有渗液、渗血等现象。

3.4呼吸道护理

(1)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和协助排痰。由于患者术后害怕疼痛而不敢有效咳嗽,再加上麻醉药物对咳嗽反射的抑制,特别是长期吸烟史者,小气道功能差,呼吸道分泌物多,使得大量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必须进行协助排痰[5]。麻醉清醒后开始鼓励患者作腹式深呼吸,通过翻身、拍背协助患者排痰,净化气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于术中留置镇痛泵以便术后镇痛,效果较好。(2)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有利于排痰。根据患者术后咳痰情况给予2~4次/d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痰多黏稠无力咳出者,可通过气管内吸痰或纤支镜下吸痰。术后6h以后,可鼓励患者用吸管少量多次饮水,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黏稠,避免诱发或加重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3)早期活动与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肺功能锻炼,其目的是预防肺不张,增加通气量,促使肺膨胀。可先在床上进行,隔天鼓励患者带胸管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少到多、由小范围活动到大范围,术后尽早活动,进行康复训练和呼吸功能的恢复训练,如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缩唇呼吸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以促进肺复张和利于引流,同时进行上、下肢的功能锻炼[6],可防止肺部并发症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避免患侧胸腔肌肉黏连,肩关节强直及废用性萎缩等的发生。

4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未发生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均痊愈出院。

5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越来越多地替代开胸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方法相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总结,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韦成信,刘永春,黄健辉,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4):316﹒

[2]陈惠国,廖洪映.胸腔镜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4S):174–176﹒

[3]MurrayRP,AnthouisenNR.Effeetsofmultipleattemptstoquitsmokingandrelapsestosmokingonpulmonaryfunction[J].JClniEpidemiol,1998,5(12):1317–1326.

[4]朱亚敏,?张惠仙.术前雾化吸入预防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队列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4?,3(4):219–220.

[5]曹敏,张建霞.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5):3–5.

[6]方小君,李爱军,朱蔚仪,等.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