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原因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原因及防治

寇明妍1寇明星2丁爱珍3

寇明妍1寇明星2丁爱珍3

1.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2710002;2,3.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3007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虽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目前仍存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带缝工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结构的质量和使用的耐久性。本文主要从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养护;控制措施

一、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问题的原因

根据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潜在成因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可以将混凝土早期裂缝归纳为五中: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引起的裂缝、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

1、沉降裂缝

混凝土基础的沉降裂缝:由于地基土土质的问题,如松软或者不均,或者实在回填土的过程中进入了水分等,使得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得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应力,致使结构产生沉降裂缝。此外,如果模板的刚度不大、支撑间距太大或者底部支撑出现的松动,都会致使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降裂缝。尤其是严寒地区的冬季对于地质情况掌握不够、设计不合理和施工时破坏了原有的地质条件等是引起混凝土基础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

2、温度裂缝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如:筏板基础)或者有着过大温度变化区域的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往往会有有温度裂缝产生的情况。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又由于大体积的原因,使得混凝土里面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因而使得内部温度过高,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显著的体积膨胀,而表面的混凝土到夜间气温降低,失水而冷却收缩从而出现内部膨胀与外部收缩同时发生相互制约,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正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当外部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就会产生。

3、干缩裂缝

混凝土结构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现浇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不当,使得表面的水分蒸发的过快,体积收缩较大,而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较小,因而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了拉应力,当表面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时,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了干缩裂缝,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的干缩变形越大,干缩裂缝越容易产生。同时干缩裂缝的产生与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构件的尺寸及外加剂等材料有密切的关系。实践还证明:水泥标号越高,干缩越大;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级配骨料的粒径越小,干缩越大;构件的尺寸越大,干缩越大。

4、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引起的裂缝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和使用年限取决于混凝土自身的因素、施工因素及所处的环境等。混凝土是有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搅拌而成,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分,水泥的品种、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水泥的强度和水化热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骨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的作用,骨料的表面状况、强度、颗粒级配、吸水率及有害成分含量等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水的质量要洁净,符合饮用水的要求,因为除了组成混凝土的组分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因素,同时能正确使用材料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要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的质量,因此要求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出厂检测报告和合格证。组成材料的选用不当或者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都将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安全隐患。

5、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

施工裂缝是指由于施工因素产生的裂缝。对施工质量控制差,没有严格按照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试配;水、砂石、水泥材料配比计量不准;施工过程中浇筑的过快,流动性较低,没有振捣密实;大体积浇筑过程没有考虑从分层分缝,上层浇筑要保证在下层初凝前浇筑完毕,同时应该做好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裂缝;阳台、悬跳板等上部的钢筋被踩踏没有及时纠正而导致产生的裂缝;模版及支撑体系的刚度不足,使得混凝土的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缝;因此应该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的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防治措施

1、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

沉降裂缝的防范主要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来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在工程建设前要选址要在地质良好,分布均匀的地段,对于地质不良情况要进行人工处理,如加固和夯实填土地基、松软地质,如有需要还应进行必要的支撑和就爱股,从而保证地基受力的均匀,保证地质土不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要求在设计阶段要认真的研究地质勘察资料,设计结构合理的方案来保证地基的沉降。其次,在施工阶段也应该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从而达到工程质量的目地,如:要保证模版的刚度和强度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设计要求;要合理的控制拆模的顺利,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的,再拆承重的,不能过早的拆除模板,对于底部模板和侧模的拆除要严格的按照规范的规定来操作控制。通过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来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2、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温度裂缝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说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度及降温速率,并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的指标控制;在选材上要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必要时将骨料用水进行冲洗,避免暴晒;设置温度缝;及时覆盖保温保湿的材料进行养护;同时可以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合结构的配筋,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的收缩裂缝。在选材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各个因素,以便更好的控制好工程的质量。

3、干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干缩裂缝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水灰比。可采取降低水灰比,在一定程度上就起到了节约水泥的作用,同时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应对混凝土配比量进行严格控制;应对混凝土早期的养护进行强化;应适当的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等措施,以减少干缩裂缝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4、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引起的裂缝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组分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应该对适用于工程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可采取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建筑材料,材料进场要求要具有出厂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检测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来出具,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对材料的使用的规定来正确使用。

5、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因素有人的因素、技术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等,因此应采取加强对施工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负责人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外,还需遵守建筑相关质量和规范的规定,其次还需制定质量责任制度;采取每道工序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报监理及相关人员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技术因素上采取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操作人员能掌握该工序的重点控制对象和操作规程,进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管理因素上采取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过程、施工现场秩序的管理;环境因素上采取通过上述的管理使得施工现场满足国家对建筑环境的要求及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社会因素上采取加强管理,遵纪守法,不扰乱建筑行业的规定和市场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乃至于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和施工工程中应该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