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不同模式对RDS患者撤机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无创正压通气不同模式对RDS患者撤机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研究

王艳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不同模式对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机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RDS患者86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组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试验组(43例,采纳nSIMV-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纳nCPAP-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动脉血气指标、撤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PaO2、OI指数以及撤机成功率显著较对照组高,治疗后PaCO2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采用nSIMV模式,可有效提高RDS患者撤机成功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23-02

RD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早产儿,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失活、活血下降或者缺乏活性物质所致,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对于重度RDS主要以机械通气为主,长期性的机械通气极易损伤患者肺功能,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2]。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无创正压通气被应用于RDS治疗中,而对其通气模式的选择报道相对较少。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5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RDS患者86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于研究前,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定本院收治的RDS患者86例,均满足第3版《儿科学》[3]中对RDS的诊断标准,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组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试验组(例数=43)、对照组(例数=43)。试验组女性18例,男性25例,胎龄在33~37周,平均孕周为(35.26±0.95)周;出生体重在1098~1911g,平均体重为(1504.26±126.25)g。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4例,胎龄在32~36周,平均孕周为(35.96±0.91)周;出生体重在1105~1901g,平均体重为(1503.04±125.11)g。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予以纠正内环境紊乱、营养支持、保暖、祛痰、吸氧等对症治疗。予以200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静脉滴注,用药后进行有创呼吸通气。有创呼吸撤机标准:(1)PIP(气道峰压)在22cmH2O以下,PEEP(呼气末正压)在6cmH2O以下。(2)呼吸平稳,无呻吟、无三凹征。(3)FiO2(吸氧浓度)在0.3以下,RR(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下,SaO2(血氧饱和度)在88%以上[4]。对照组采纳nCPAP模式:5~8L/min的呼气流速,4~6cmH2O的通气压力,FiO2控制在0.21~0.40,通气压力控制在2~3cmH2O,FiO2在0.3以下即可停止通气。试验组采纳nSIMV模式:PIP控制在19~26cmH2O,PEEP控制在5~8cmH2O,RR控制在30~40次/min,FiO2控制在0.21~0.40,直至气道压在17cmH2O以下,FiO2在0.3以下,PEEP在4cmH2O以下即可停止通气。

1.3观察指标

1.3.1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hPaO2(二氧化碳分压)、OI指数(氧合指数)、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1.3.2撤机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动脉血气指标),数据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撤机成功率),数据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PaO2、OI指数、PaCO2: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试验组PaO2、OI指数显著较对照组高,PaCO2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

2.2两组撤机成功率对比

试验组41例撤机成功,成功率为95.35%(41/43);对照组33例撤机成功,成功率为76.74%(33/43),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χ2=6.1982P=0.0128)。

3.讨论

RDS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一般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临床有研究显示,呼吸支持可有效改善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防止呼吸暂停再发,但是长期性的气管插管,极易增加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5]。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之后,采用nCPAP通气模式,虽然可防止肺泡萎缩,改善肺通气功能,但部分学者认为,部分患者采用nCPAP模式,仍旧会发生CO2潴留,需要二次机械通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nSIMV模式是一种改良的正压通气模式,可有效实现呼吸同步,改善机体氧合水平,减少呼吸做功量,保证稳定呼吸支持压力,降低呼吸道阻力,增强了呼吸支持功能,有效提高了通气效率以及通气量,调节气体交换速率以及呼吸节奏。本文研究示:试验组治疗后PaO2、OI指数以及撤机成功率显著较对照组高,治疗后PaCO2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nSIMV通气模式在RDS治疗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应当作为理想的通气模式。

综上所述:RDS患者无创正压通气采纳nSIMV通气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安全有效,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庆容,沈俊妃.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880-1882.

[2]高子波,韩良荣,潘兆军,等.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130-134.

[3]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第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高翔羽,杨波,黑明燕,等.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34-40.

[5]雷红林,高翔羽,黄迪,等.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心脏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7,32(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