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如何走进《语文新课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如何走进《语文新课标》

龚红

贵州德江县民族中学龚红

我省已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这对农村中学,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考验。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本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一线的一名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多年对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如何走进(《语文新课程标准》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以供参考。

一、弄清((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具体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制定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给我们语文教师明确了教学任务,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然而《语文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并没有任何详细的说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到底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呢?

1、常用汉字的认识必须达到3500个。

这一目标隐含了汉语拼音拼读写、汉字的书写结构、汉字起源(造字法和用字法)以及汉字工具书的运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这一目标隐含了对词语的理解、词性及句子成分的分析、段落篇章的理解、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等一系列教学目标。如果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完不成,也就完成不了阅读目标的教学。

3、写作目标的教学。

平时要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把每天耳闻目睹,认为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下来,从而让他们多写多练,对日常应用文写作应充分掌握,对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一些写作知识传授,然后再结合学生的水平进行写作训练,写作时老师不硬性规定写作方法和表达写作目的,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能用所学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即可。

4、口语交际目标的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首先要想好自己说话的目的(也就是要表达的中心),要能不假思索信口开河地说话,言要达意,说话时尽量用文明、礼貌、语义标准的书面语言。说话还要看对象,要根据不同对象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说话方式,以求达到自己的说话目的。

5、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教学。

综合性学习目标教学,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多读课外书籍,从中吸收营养和积累素材。语文本身涉及的学科较多,知识范围广泛,这一教学目标恰好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和实践。这一环节教学目标突出,说明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这正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

二、《语文新课程标准》下主客体的转换

以前,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始终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的一切思维是在老师预设的框架下运行,学生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自己根本没有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根本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求老师积极倡导学生自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切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以健全学生人文素质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对新教学理论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时,首先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饱满的激情走进新课标。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标理论,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其次,在教学中要摆正老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独霸课堂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其在老师的点拨下,直接表现为老师与学生对话,实质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对话。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探究,从而掌握一切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来达到教学目的,即《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学生从传统的客体转变到主体的位置上来。

三、走进(<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自教学改革以来,各地素质教育口号人人在喊,却在脚踏实地抓应试教育教学,学生根本谈不上什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不要说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了,结果学生是连一些简单的词语意思都不能理解。远的不说,2005年春季学期铜仁地区七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非课改区)上有这么一道题:“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提醒:‘别忘了多穿衣服!…请根据句子语意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有一所少数民族初级中学一年级近800多名学生,百分之八十都答成:“风吹草动……风在吹,草在动。”这么简单的词语,学生都不会根据句子意思转变词义,还谈什么培养学生素质从而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在走进《语文新课程标准》时,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他们思索,要让他们发散思维,在发散的基础上再创新。比如我在一节培养学生思维的课堂上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桌面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这一问,教室里回答:“三个……”“五个……”“十个……”到底谁对?都对。因为他们的思维各异,答:“三个”的是固定思维,脑海中只有减法;答“五个”和“十个”的是发散思维中的创新思维。“五个”的考虑到了平面几何反而增加一角的具体实际,“十个”的考虑到了立体几何中的角是增加了四个。

四、根据学生心理感应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

心理感应也就是对学生的情感调动,老师在教学中随时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应。学生的心理有感应,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有兴趣,能领悟老师的教学,老师若能适时调动积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会主动地寻找学习方法。这对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感应呢?

老师根据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意义、语句的情感、事物的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如通感修辞手法的教学,如果老师只是向学生讲:通感是人体各种感官的相互沟通,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觉互通。可能很多学生会产生疑问:这些感官怎能相互沟通呢?听觉器官是耳,视觉器官是眼,嗅觉器官是鼻,味觉器官是口,触觉器官是身,它们各自的功能都不相同,怎能沟通?这时老师只要从讲桌的抽屉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一量杯中喂养的蛆虫给学生们看,有的学生会恶心,有的会呕吐。这时老师问:你们怎么了?你们又没有吃它,怎会呕吐呢?老师紧接着解释:这就是通感,也就是他们的视觉、嗅觉和触觉的相互沟通。老师接着举例,有时突然一声大吼会叫人面如土色;有时看见腐烂的尸体或嗅到臭味会当场呕吐甚至几天吃不下饭;有时你看见毛毛虫会全身起鸡皮疙瘩或心乱如麻……这些都是通感的具体表现。为此在语文学习中这一种修辞手法叫通感,然后进一步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如:“哎呀,她说的话好甜罗!”“甜”;“冰雪下的树木,仍然绿得冷飕飕的。”“绿得冷飕飕”等等。

利用学生心理感应实施教学,不仅仅运用在语法教学上,对整个语文教学都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少数民族地区7—9年级的语文教师,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各自的特点,沿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引的方向不断努力、探索、进取,就一定能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完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从而提高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