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性文化特点看古筝的主要流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3

从地域性文化特点看古筝的主要流派

杜华一

杜华一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古筝,中国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各阶层人士对古筝艺术的传承,已使筝乐文化与各地域文化习俗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现今中国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更进一步细致的划分可分为: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陕西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福建筝派,以及蒙古族雅托噶(蒙古筝)和朝鲜族嘎呀高(伽倻琴)等。本文笔者拟对古筝的三个流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陕西筝派的起源、演变、风格特点、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探究各个流派所依存的地域性客观环境,包括历史过程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各个流派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古筝;流派;文化;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2

前言

筝,是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早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51-479年已存在,迄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因此又得“古筝”其名。筝在秦国时期得以广泛流传,故后人也有“秦筝”“秦声”之称,并称弹筝为“真秦之音”。自古以来,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圣洁的象征,作为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1]古筝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流派。[2]筝的流派都是以地方的名称来命名的,因此,传统筝乐都是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来划分风格流派的。要研究古筝流派,就要去研究各流派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包括历史过程、社会背景、文化因素等等。[3]

一、河南筝派

(一)历史背景。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且有“中州”之称。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后发展成为后来有名的“中州古调”。

(二)流派起源。

戏曲、说唱艺术是河南筝派最早的“本体”。“中州古调”原是边弹边唱的形式,它所弹唱的其实就是被称为鼓子曲的地方小戏。鼓子曲的伴奏乐器为三弦、筝、琵琶,加以手板、八角鼓。筝与鼓子曲的结合是河南筝派所赖以生存的根基。今天,河南筝乐仍与大调曲子和戏曲等民间音乐紧密相连,豫剧、曲剧、越调,都以筝为其伴奏乐器。

(三)流派演变。

在大调曲子的合奏、伴奏中,艺人们创造性地发挥了各自乐器的特点。筝作为特色乐器,它的按、颤、揉、滑最能表现其特点,在中音区色彩效果尤佳,所以多在中音区垫空、润色。演奏中,艺术处理手法在世代艺人的艺术实践中渐趋定型,在旋律上便形成了古筝的特点和一定的独立性,使之既可独奏,又能合奏。适合于筝演奏手法的,分离为筝独奏曲。分离为纯器乐曲的筝曲,它在内容和曲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凡属板头曲的筝独奏曲,保留原合奏曲中筝的基本面貌;而在牌子曲中,以同名变体的形式居多。[2]

(四)风格特点。

河南筝派在音乐形态上受到了当地民间戏曲、说唱音乐的影响,在风格特点上也传承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特点。由于河南地处中国北方,河南人性格豪爽,说话直来直去,所以地方音乐的曲调多为高亢激昂,力度变化的对比也较大。[4]因此,河南筝派的独特之处与方言有极大的关系,筝乐艺术在与声腔交融中,一是把声腔中的音韵变化吸收到筝乐中来;二是随腔送韵既丰富了声腔,又丰富了筝乐本身,达到“以韵补声”“声中有韵”的效果。

(五)演奏技巧。

为突出表现河南筝派独特的风格特点,河南筝技多强调大指的旋律音和左手的按颤技法。在具体技法的运用上,河南筝曲比其他流派更显其大指的重要性。摇指多运用大指托劈摇,注重落音的音头和音色,模仿出唱腔的特色。左手的技巧运用,主要为琴码左侧按颤。延音的处理、小颤音、大颤音等的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二、山东筝派

(一)历史背景。

山东筝派是“北派”筝乐的杰出代表,是在全国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古史典籍《战国策·齐策》中就有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近现代山东筝主要流行于齐西南的菏泽地区,以及鲁西的聊城地区,尤其是菏泽的鄄城、郓城一带,素有“郓鄄筝琴之乡”的美称,弹筝的风俗长盛不衰。

(二)流派起源。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齐鲁古邦”之称,底蕴丰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以及丰富的地方唱腔和民间小调赋予了山东筝朴实浓郁的乡土气息。山东筝曲大多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往往取材于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尤其是近、现代山东筝曲主要是由山东地方说唱音乐山东琴书、戏曲音乐等逐渐发展而成的。

(三)流派演变。

山东筝分“小板曲”和“大板曲”两种。“小板曲”源于山东琴书,是由民间演奏家直接将民歌或琴书的唱腔曲牌器乐化而来的;“大板曲”则源自于山东琴曲,脱胎于戏曲伴奏,作为山东琴书音乐的前奏或间奏出现的琴曲在日积月累的反复演奏中,逐渐演变为单独演奏的古筝民间传统乐曲,它是从山东琴书或吕剧演出后,乐手们合乐的纯器乐曲“碰八板”中脱离出来的。

(四)风格特点。

山东筝曲以刚劲粗犷,活泼明快,乡音浓郁,质朴抒情的艺术特点而闻名。山东人耿直豪爽的性格赋予了山东筝刚劲粗犷、铿锵深沉的风格气质。山东筝的滑音、颤音等几种左手技巧最具代表性。左手技巧比较重视按滑音的力度和速度,一般上滑音多于下滑音,而左手颤音的手法则更加丰富。颤音主要依靠左手腕关节快速上下抖动给人以轻松欢快之感,而且山东筝右手弹与左手颤一般同时产生,使颤音很突然的呈现出来,显得更激越而豪爽。点颤音给人跳跃活泼之感,大颤则表达一种激昂明快的心情。

(五)演奏技巧。

山东筝派传统的用弹奏技法可概括为:右手的“托、劈、抹、挑、勾、剔、花、撮、摇”;左手的“虚、实、点、按、滑、揉、颤、走”。快板筝曲着重右手的技巧,刚劲而明快;慢板筝曲着重左手的功夫,淡雅而抒情。特别是右手拇指小关节快速“托、劈”所形成的摇指手法,“花”音手法,八度大跳的“勾托”手法,以及左手的“走揉”手法,在全国各路正派风格中可谓独具特色,别具一格。[5]

三、陕西筝派

(一)历史背景。

陕西,是筝的发源地。《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谏秦始皇书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说明,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陕西秦筝就广泛流传在宫廷和民间。筝是秦人最早的乐器,它与缶等敲击乐器一起,形成了秦声。

(二)流派起源。

陕西流派最早的筝曲就是“呜呜歌”,许多专家指出,秦声,即是秦腔形成的最早源流,在秦声演变为秦腔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筝始终是为之伴奏的乐器。秦腔是陕西筝乐创作中惯用的素材,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而苦音最能代表秦腔的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表现悲情、怀念、凄凉的感情。[6]

(三)流派演变。

陕西筝曲中,苦音腔是最具代表性的曲调,如《下河东》中德四十八哭,《斩李广》中的七十二不能等,都是苦音声腔。这反映了秦筝以当地戏曲为“母体”的事实。在“秦筝归秦”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多年来,陕西从事古筝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根据地方戏曲秦腔、碗碗腔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陕西筝曲。陕西筝乐逐步摆脱其伴奏的地位走向独立。在这些陕西筝曲中,保存着古老燕乐艺术传统,运用“欢音”“苦音”丰富其旋律。

(四)风格特点。

陕西筝曲既有大起大落、慷概激昂的“英雄曲”之悲壮气势,又有“碗碗腔”音乐那细语缠绵、热耳酸心、凄楚悲切、委婉酸楚的“凄凉调”。[7]秦声音乐一般常以徵调式为多见,它的调性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欢音”又称“花音”,常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苦音”又称“哭音”,常用于抒发悲苦、伤感之情。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它的音乐语言风格都与当地生活语言、语调、语气习惯相吻合,陕西筝乐也不例外。陕西筝曲中旋律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运用句尾装饰音是其风格所在,没有太多曲折的旋律,节奏不太复杂,基本上直来直去,乐段尾腔较长,抒情性段落婉转,符合陕西人语言风格的特点。

(五)演奏技巧。

由于陕西筝派独特的“苦音”腔调,陕西筝乐中多带苦楚、激愤的音调。在演奏过程中,表达“苦音”腔调的两个特性音:微升4和微降7的音准把握,是技巧处理的关键。因此,左手“吟、揉、按、滑”技巧的准确运用是陕西筝曲中演奏技巧的重点所在。

结语

从以上论述的古筝三大流派所形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条件我们不难看出,古筝流派的形成深受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每个古筝流派都以其依附的乐种为基本表现形式,同时古筝流派的形成是受到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影响。不同地域及各异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个流派特有的人文气质,这些特质与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格。并且古筝流派的形成受到了艺术及审美个性的影响,人们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自然要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修养和审美追求等等,在这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古筝流派艺术才得以发展和进步。

一个流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一个流派在某一个地区的传承,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从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流派的传承必须符合所处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审美、语言、习俗等,并被本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承认。由此可见,一种艺术形态的形成,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音.《古筝繁盛背景考察》.《贵州大学·艺术版》.2005年第四期第19卷第25—28页.

[2]曹月.《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第4卷第4期第84—87页.

[3]郝军.《试论中国古筝流派》.《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三期第106—109页.

[4]齐晗希.《浅谈河南筝派》.《大舞台》.2011年第三期第145—146页.

[5]刘溪.《山东筝艺术特征探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第10卷第三期第95—98页.

[6]梁书琴.《浅谈陕西筝派音乐风格的形成》.《考试》周刊.2008年第49期第232—233页.

[7]冀潇彦.《以〈秦桑曲〉为例谈陕西筝派特色》.《大舞台》2010年第十一期第9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