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思考

麦利萍

麦利萍

身份证号码:44020319831116xxxx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各地区工程建筑项目逐渐增多,施工规模也逐渐扩大。建筑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消耗。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为此,本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其实现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国外企业的进入为我国建筑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其具所拥有的高新技术往往能够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受益,增加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迫在眉睫。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

1.1利于国家宏观控制和管理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国基本建设情况的准确掌握,进而能够及时洞察建筑市场发展方向,促进相应政策的制定。这样一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保证基本建设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推动了我国资本体制改革的进程。工程造价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能够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发布,方便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动态监控,提高了国家对于建筑市场的把控程度。不仅如此,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市场整体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透明度,使其公开、公正,为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图1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图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1.2控制工程项目造价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材料费占据其总投入成本的60%左右,并且该比例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对于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工程造价控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使监督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广东省各市之间的建筑材料价格进行比较,能够对各级定额部门调差价格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审查,进而实现了对调差价格准确的掌握。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因其具有的高效性、准确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调差材料价的确定。不同工程项目所应用的施工材料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定额、调差时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同一材料出现多种价格等。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该类情况的发生,进而促进了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图2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2.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措施

2.1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想要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首先需要对各类市场信息进行精准的把控。互联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市场信息的获取速度,逐渐实现了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便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而实现的,以网络技术为重要基础,从而形成集采集、加工、存储以及发布为一体的开放式信息共享平台。想要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构建,首先需要对国内工程造价有着清晰的了解,构建一个畅通的信息管理平台,并加入数据支持系统以及各项增值服务,并使其能够与广东省造价信息网相连接。现阶段,国内各地建筑企业都已经陆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其能够对各种工程类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资源数据库,同时借助不同渠道对各项工程信息进行采集和发布。不仅如此,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网上建材市场、人才市场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制定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应该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记录,将整个工程分为决策、设计、发承包以及实施四个阶段。其主要负责的是对项目可行性的分析、造价的控制、施工阶段的管理、最后工程的审核以及技术分析和资料整理等。这些工作内容不仅冗杂,且涉及的领域较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借助构建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各方面信息科学的收集和处理,并且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各类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加工和处理,使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指数指标有着清晰的了解,这对后期工程的数据分析以及项目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借助相关的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以此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决策方面的依据。

2.3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

对应用软件的进一步开发,能够在帮助企业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用户的实际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为保证开发软件能够符合工程造价的应用,应该保证其软件的合理性,使其能够在控制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例如,设计概算软件、可行性分析软件等,通过数据的输入便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方便企业人员对工程项目的预测和评估。其次,在已有软件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拓展和细化,使其软件功能更加丰富实用,在此过程中,应该与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结合,方便企业对各项计算结构的调整、分析和控制。最后,需要开发分析工程造价指数的软件,该软件不仅具备造价计算的功能,还需要具备对完结工程造价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不同工程的造价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从而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计算,使企业能够对不同工程的信息有着精准的把握。

结束语:

综上,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造价,并且还有利于国家宏观控制和管理,对建筑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进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使企业通过最少成本的投入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柴建勇.管理信息系统与建筑工程企业工程造价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2):185-186.

[2]李曙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9):167.

[3]张一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分析[J].四川水泥,2018,(0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