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的临床分析

于东

于东(山东省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53400)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10分钟舌下含服,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μ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对术后出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子宫收缩能力,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剖宫产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063-02

剖宫产是指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是产科足月妊娠的常用分娩方式,如果手术及时,不仅可以挽救母婴生命,还可以使产妇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否则将造成远期的不良影响[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包括三个时期分别为: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目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也随之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产道出血较急,且量多,或呈持续性小量出血,出血严重者可引发休克,并伴有头晕、嗜睡、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乳汁不通、脱发、浮肿及畏寒等症状。在过去的手术中,临床医师大多采用缩宫素及麦角新碱,来预防产后出血。但由于个体差异,术前没有出现宫缩的患者,使用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不敏感而致产后宫缩乏力、出血较多。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对50例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使用的剖宫产患者进行了防治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20~34岁,平均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观察组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10分钟舌下含服,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μg,使用纸垫收集术后24h失血量,纸垫称重,按1.05g为1ml计算失血量,最后累计即为产后24h总出血量,术中刺破胎膜,用电动吸引器吸净羊水,记录收集瓶中羊水量,钝性拉开子宫肌层,娩出胎儿后继续吸尽羊水后记录羊水量,然后用盐水纱布浸血,浸透后的纱布于术后全部挤入容器中,减去所浸盐水重量,即为出血量。此外,挤压阴道时流出的血液亦用弯盘收集后准确测量。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合并妊高征产妇血压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170±50ml,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85±70ml。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1例发生了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6例发生了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0%,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也随之增加。选择性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多是产科医生常遇到的问题。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也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2]。剖宫产的适应症主要包括:①胎儿窘迫:可发生在妊娠过程的各个时期,如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吸入胎便,或者是产妇本身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症等并发症,均是诱发胎儿窘迫的常见原因。如果该症状经过临床医生紧急处理后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必须立即行剖宫产将胎儿迅速取出,防止发生生命危险。②胎盘因素:胎盘的位置和变化跟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前置胎盘或是胎盘过早与子宫壁剥离,从而引发产妇出现大出血或者胎儿窘迫等,均是实施剖宫产的可能因素。③胎位不正:当初产妇出现胎位不正时,应实施剖宫产手术。④产程迟滞:是指产程延长,一般产程迟滞可以根据分娩的异常分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三种情况。造成产程迟滞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力出现异常、母亲产道异常、胎儿身体或胎位异常等。一旦出现明显的产程迟滞情况发生,应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⑤骨盆狭窄或胎头与骨盆腔不对称:如果产妇有骨盆结构上的异常,如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过于娇小、小儿麻痹以及侏儒症患者,由于骨盆出口异常无法让胎儿顺利自然分娩,因此,应该采取剖宫产。对于胎头较大的患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也必须实施剖宫产。⑥多胞胎:如果产妇怀的是三胞胎或者更多胎,建议采取剖宫产实施分娩。⑦前胎剖宫生产:大约占30%左右的剖宫产产妇是这一原因,是目前国内常见的适应证,大多数妇产科医师在进入产程之前安排好手术时间。⑧子宫曾历过手术的产妇:这种情况类似前胎剖宫生产。缩宫素作为一种有效的宫缩药已在产科领域内广泛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频率以及收缩力,已成为目前产后常规应用的宫缩药。米索前列醇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口服前列腺素E1(PGE1)衍生物,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的有效制剂,能促进子宫创面的胎盘血窦迅速关闭,使胶原纤维分解并排列疏松,软化宫颈,使宫腔积血及胎盘向阴道内移动,使产后出血量减少,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3]。与其他合成前列腺素类似物相比,米索前列醇具有保质期时间长、价格低廉、无需冷藏以及全球使用面广等优点。米索前列醇与抗酸药合用时,尤其是含镁抗酸药,可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发应,且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与保泰松合用后,可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发应,症状主要包括眩晕、头痛、兴奋、潮热、一过性复视及共济失调。与环孢素及泼尼松合用时会降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米索前列醇的黏膜吸收速度快,1.5小时后即可完全吸收。舌下含化最快2.5分钟即可起效,最慢20分钟,平均6.5分钟,口服15分钟后,血浆活性代谢物米索前列醇酸可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半衰期(1.55~1.77)小时,药物在肝、肾、肠、胃等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持续时间长,使子宫处于持续且较强的收缩状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如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在产后2小时内,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子宫收缩及会阴伤口情况,对产妇的脉搏、体温、血压及呼吸做到每30分钟测量一次,避免影响宫缩导致产后出血,嘱产妇应及时排空膀胱。对容易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应做好产妇的保暖,注意保持静脉通畅,告知产妇半小内应进行哺乳,有利于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对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如血液病及重症肝炎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做好以上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本文将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10分钟舌下含服,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μg,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170±50ml,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85±70ml。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1例发生了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6例发生了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0%,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因为米索前列醇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肠胀气、月经过多、阴道出血、宫颈软化及扩张、宫缩、皮肤瘙痒及眩晕等。因此,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对术后出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子宫收缩能力,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王小敏,王小燕.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37-938.

[2]周玮,刘建,孙江川,等.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71-772.

[3]曹雪雁.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