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吕警

(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广西陆川537700)

【摘要】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质量的高低是有紧密的联系的,为了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都能够享受到高超的护理,我们要重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样可以使护理管理中问题的出现几率显著的降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关键词】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201-02

护理要确保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是要确保护理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维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患者到医院就医,不单单看重的是简单的疾病治疗,患者对在治病过程中所受到的医疗护理服务也同样重视。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使患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这就要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1.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队伍年轻化

基层医院业务扩展过快,为了满足临床工作所需增补进现在的护士,一般年龄都是比较年轻的,其中20~25岁的护士有200~250左右,占人数一半,有中专学历的护士也占到了总人数的40%左右,这就导致年轻的护士知识结构不完善,并且年轻护士工作懒散,不虚心接受高年资护士的带教指导,在后期工作中,护士的工作比较忙碌,对专业知识的培训没有办法专心的投入,医院对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护士对护理技巧掌握不熟练,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层虽然建立了有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内容不健全,护士不能很好的执行,管理措施不足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3没有较好的服务态度,不能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护士对待患者态度不好,说话语气不和气,甚至与患者顶撞,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解答。在患者入院时不能较好的进行宣传,相关的健康宣教也不到位,因此,患者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也不清楚自己的病情与相关的治疗情况。

1.4制度不严格,护士的责任心不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对待患者监督不严格,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对患者的情况护士在床旁交接不严格,没有及时进行巡房,造成患者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护士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对三查八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常常会有配错药、打错针等情况出现;对患者的需求护士了解不及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耐烦等。

1.5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护士的工作量较大,任务繁重,护士不能耐受如此大的工作量,导致身心俱疲,在工作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而导致工作质量降低,也就增加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6忽视了对护士的教育培训

医院不重视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及时,平时进行的考核只是走形式、走过场等。

2.护理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相关的护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医院要完善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让医护人员知道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医院要成立监督小组,定时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临床中的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

2.2对护士的护理技术和应急能力要进行培训

医院要制定出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业余时间组织护士学习,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新护士在上岗之前要进行较完善的岗前培训,让有经验的年资高的护理带教,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让护士都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2.3重视院内环境的管理

住院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比如老人,要在病床上加上床栏;病房的灯光要柔和,不能耀眼;楼道要通畅没有障碍;要保持地面的干净,在容易摔倒的区域要设置提示标志,提高护理质量。

2.4对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1]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宣教计划,嘱咐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以下相关事项:不能在没有医护人员的同意下擅自离开医院;在病情允许得到医生许可后才能起床活动,要先坐起来待一会儿,在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再站立起来;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安全教育,使家属能够较好的配合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

2.5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

医院要充实护理人员的数量,合理排班,科学的人力资源调配可以使护士在上班时间保持充足的精力来服务患者。这样,护士都能够认真工作,患者的安全切实得到了保障。

2.6完善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自我知识修养[2]

医院要多举办讲座,让护士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伟大与重要,是在为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让护士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与自我修养。护士还要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医疗知识与操作技能。护士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在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2.7准确使用仪器

对于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仪器前要仔细查看仪器是否能用,使用后要注意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养护。如果发现仪器出现问题则不能使用,不管仪器发生的故障是大是小,都要马上停止使用,不能抱有侥幸心理[3]。

2.8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要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同情患者,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尽量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视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9强调医护配合,杜绝管理漏洞

当前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我们要重视低年资医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科主任与护士长要经过合理的沟通,保证病区加床、挂床的数量合理,不要超负荷运转,对于急诊的方面,我们要应先预留急诊床位,通过实施临床路径,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以使床位周转率提高。还要注意的是不必要的2个病区之间的迁床能避免就避免,特别是在手术的前1天和手术的当天。护理管理者要依据每天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质控与监督,增强护士的查对意识,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执行,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2.10注重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严格落实核心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4-5],患者能够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这一情况,护士要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每年第一季度科室进行安全法律、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教育培训,编制护士应知应会手册,使护士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护士进行学习,定期对所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考核,不断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这样,护士学会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患者的合法权益。

3.结论

在我国的当前情况下,护理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充分的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目的就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夏怀华.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研究现状[J].天津护理,2014,22(1):89-90.

[2]杨青敏,林文.问题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9(6):75-77.

[3]夏宝芳,姜永杰.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16.

[4]孟莉.基层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工程,2012,2(6):168-169.

[5]肖华珍.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