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体会

王兰生

王兰生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164300)

【摘要】目的:分讨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2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39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治愈35例,有显著疗效3例,好转1例。结论: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治疗;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5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125-02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变形。本病多数为获得性,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的病史。过去常见,在呼吸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结核。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麻疹和百日咳等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本病已明显减少。引起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炎症。支气管壁弹力组织、肌层和软骨均遭到破坏,由纤维组织取代,致使管腔逐渐扩张。支气管扩张的形状可为囊状或柱状,亦常混合存在呈囊柱状。典型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壁全层均有破坏,黏膜表面常有溃疡和急、慢性炎症,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呈鳞状化生、萎缩,杯状细胞和黏液腺体增生,管腔变形、扭曲、扩张,管腔内含有多量分泌物。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与吻合,进而形成血管瘤,破裂后可发生反复大量咯血。支气管扩张出现的反复感染,病变范围扩大蔓延,逐渐发展影响肺通气功能和肺弥散功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心病、右心衰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12~81岁,大部分患者幼年时有过流感后肺炎史,少数患者患过肺结核、麻疹等。患者主诉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咳嗽等,痰液多为黄绿色混浊脓液,有时患者感到胸闷等情况。

1.2方法治疗原则以预防和控制症状,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坚持体位引流及戒烟,避免尘埃吸入等。

1.2.1一般治疗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

1.2.2.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原则是促进痰液引流,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治疗。清除痰液是控制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的关键

1.2.3对症治疗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原则上使患处位于高位,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朝下,以利于痰液排入大气道而咳出,对于痰量多、不易咳出者尤其重要。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引流前可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时可轻拍病变部位以提高引流效果。

1.2.4支气管舒张剂由于支气管痉挛,部分患者痰液排出困难,在无咯血的情况下,可口服氨茶碱0.1~0.2g,一日3~4次或其他缓解气道痉挛的药物,也可加用β2受体激动剂或异丙托溴铵吸入。

1.2.5祛痰剂口服氯化铵0.3~0.6g,或溴己新(必嗽平)8~16mg,一日3次。可结合雾化吸入,便于痰液稀释后排出,每日2~3次。

1.2.6其它治疗支气管镜吸痰若体位引流痰液难以排出,可行支气管镜吸痰,清除阻塞。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痰液,并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

1.2.7控制感染是急性感染期主要的治疗措施

根据病情参考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轻者选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0.5g,一日4次,或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也可选用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重症患者需静脉联合用药,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由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者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等。若痰有臭味,表明有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0.5g静脉滴注,一日2~3次,或替硝唑0.4~0.8g静脉滴注,一日2次。其他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可酌情应用。经治疗后如体温正常,脓痰明显减少,则1周左右考虑停药。缓解期不必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2.结果

39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治愈35例,有显著疗效3例,好转1例。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方法根据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结合儿童时期呼吸系统感染病史以及肺部固定性局限性湿啰音;X线检查肺纹理粗乱或呈蜂窝状、卷发状,肺CT或支气管造影可见柱状及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可作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的临床表现,部分童年期曾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的病史,此后常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本病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病情加重而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每日痰量可达100~400ml,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体位变动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咳痰。痰液静置后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或脓性黏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痰可有臭味,常见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反复咯血5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从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的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成比例。部分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的症状,平时无咳嗽、咳脓痰等症状,称之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反复肺部感染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且迁延不愈,主要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清除分泌物功能丧失,引流差所致。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反复感染常可引起发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儿童可影响生长发育,病程较长者还可有消瘦、贫血。

参考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8-17.

[2]赵发忠;郭顺林;刘新义;翟永富李玉龙;段克俭;袁彩霞.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836-838.

[3]相龙彬.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价值.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