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李继莲

李继莲

(山西技能培训中心(大同分部),山西大同037039)

摘要:随着国网系统“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抓管理、强基础、建机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培训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在培训教育过程管理中做新的调整,使大家在规范上更精,思想上更新,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培训教学;培训管理;规范过程;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规范教育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公司系统培训出高技能人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了把教学科室建设成教学研究、课题开发、技能培训等集教、学、研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不仅需要适时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教学过程管理更是实现此目标的基础工作。目前国网系统“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已初步建成,抓管理、强基础、建机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面对电网体制机制、工作任务的变化,需要在教育培训过程管理中做新的调整,使大家在规范上更精,思想上更新。

一、转变观念,用幸福发展引领制度建设

教师是教学任务落实的主体,因此制度的建设首先要与教师的认知相匹配。适应转型发展,首要的需要突破思维惯性,建立主动适应和积极作为的心态,以适应形势变化。

非洲有一种现象:一根细细的绳索,拴着一头力大无比的大象。外来游客感到奇怪,当地人说:大象是被从小拴起来的,那时没有能力挣脱这根细绳,之后,小象长成了大象,挣脱细细绳索不费吹灰之力,但它习惯了被束缚,不再去尝试挣脱。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确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改革,构建“五大”体系这一新形势下前,一些教师恐惧改革、安于现状,是非洲大象般的惯性思维。面对变革,深度思考,下功夫扭转工作惯性。改变习惯、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个经历阵痛的过程,更是一个经历巅峰体验的过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保持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胸怀,乐于接纳事物、从容应对变化,为他人创造价值,为自己赢得机会,实现企业幸福发展、员工幸福成长。

二、建章立制,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先决条件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项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如果完全用管理企业的方法来管理教师,很难使教学水平达到高的标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激发教师潜能的先决条件。提高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我们先后制定和修订《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过程管理细则》、《常规教学检查评比办法》、《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教研组长职责及考核办法》、《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办法》、《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质量目标。在制定制度时,应根据培训任务性质的不同,分别进行,体现制度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制度落地。

三、强化专业教研组职责,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必要手段

再好的制度,若不去落实,也会变成一纸空文。规范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不仅需要教学工作部例行的常规教学检查外,教研室还要加大管理力度,随机抽查教学全过程,督促教师,使其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常规每月抽查一次,覆盖到每位教师,主要针对教师的教案、教师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习班级实习教学工作的实施及考核;通过调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法。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即时在校园网和系统内加以通报,对做的好的教师予以表扬,对违规和问题突出的教师通知到个人、专业教研组和教研科室,并要求即时整改,达到规定的规范性要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由“经验型”向“专家型、科研型”迈进,最终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专业教师。一名教师仅凭大学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打造学习型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坚持业务理论学习、培训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等几个重要环节。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以教研促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的关键

青年教师肩负着学校的未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教师,需要善“学”和善“悟”。对于新进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适应培训教学工作,尽快参与到培训教学工作中来,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俗话说“打墙不坏头三板”,对刚步入讲坛的青年教师,头几年是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的黄金时期,因此学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确定“一年适应、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八至十年成为学科带头人”总体培养目标,并为青年教师指派指导教师,采取师带徒制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同时倡导建立四种意识:质量的意识、学习的意识、反思的意识、规范的意识。

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过程管理,最大程度地挖掘培训教学过程中的潜能,不断提升培训教学质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学过程的管理,不仅需要工作热情,还应尊重科学,注重方法,遵循教育培训规律,这些都需我们去探讨、研究,不断实践,精益求精,才能保证在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的同时,提高培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