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研究

何海龙

何海龙

(峨眉山市精神病医院四川乐山614213)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检查身体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情况差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状态差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状态下,患者自身心理生理状态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生理学反应;模拟应激

【中图分类号】R74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94-02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更多的人因此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比如常见患者长期承受着较大压力,而出现焦虑症,多见其心情呈焦虑不安的状态,心理上常见害怕、忧虑等方面不良情况。焦虑症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症状,并存在非常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的情况。临床上治疗焦虑症患者时应全面诊断患者病情及其影响因素,此次选择了于我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于我院检查身体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心理生理学反应进行了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所选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9例;患者年龄均于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3±10.19)岁;所选对照组80例志愿者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均于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7±10.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电图检查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要确保扫描时间于30min-1小时之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复查。

1.2.2心理状态评估以本院自拟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者心电图情况及其心理状态。

1.4效果判定标准

受检者心电图诊断标准[1]:依冯应琨标准将患者心电图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这四种。

受检者焦虑自评量表诊断标准:轻度焦虑得分为50~59分,中度焦虑得分为60~69分,重度焦虑得分为≥70分。受检者抑郁自评量表诊断标准:轻度抑郁得分为50~59分,中度抑郁得分为60~69分,重度抑郁得分为≥70分。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检者心电图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情况差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心电图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受检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重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均是以焦虑为特征的神经症,临床上多见此症患者无事实根据、无明确客观对象、具体观念内容而提心吊胆以及恐惧不安的心情[2],患者亦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或者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等问题。此症好发于中青年人群,诱发因素与患者自身个性及其所处环境相关,个性则是患者多为内向、羞怯或者神经质[3],而所处环境多是患者自己很是情况下都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下,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以及脑力劳动,同时患者自身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导致患者焦虑症状不能充分缓解,病情不断反复且长时间迁延。

此次选择了于我院诊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于我院检查身体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情况差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重于对照组;焦虑症患者心电图情况与心理状态较差,大约61.3%的焦虑症患者心电图处于中度异常状态下,大约26.3%的焦虑症患者心电图处于重度异常状态下;大约87.5%焦虑症患者处于重度焦虑状态下,大约82.5%焦虑症患者处于重度抑郁状态下。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状态下,患者自身心理生理状态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敦保.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及治疗方法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83-85.

[2]李春波,吴文源,何康梅,等.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37-340.

[3]杨会芹,杨丽,陈君.焦虑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6,15(11):100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