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泥混凝土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对水泥混凝土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林文泉

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518067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我国道路建设相关工程之中主要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使用年限非常长,而且自身结构较为稳定,不容易受到破坏,在养护方面的工作也较为简单。在最近几年中,国内水泥混凝土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对应的建筑技术也在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路面问题也随之而来。以水泥混凝土为建筑结构的路面出现开裂和下沉以及断板等现象在我国较为常见,这对我国路面使用年限以及使用安全方面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怎样将水泥混凝土自身耐久性进行加强、提高国内混凝土路面稳定性已经成为当今建筑领域中人们的共同研究焦点。本文对目前影响水泥混凝土自身耐久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希望能对我国道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应对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建筑

水泥混凝土自身耐久性是影响路面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将水泥混凝土所存在的耐久性进行加强,能够有效提升路面抗损坏能力,增加路面使用年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路桥方面的建设愈来愈多,而路桥建筑所选用的结构层大都以水泥混凝土为主。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国内许多以水泥混凝土为结构层建设的道路自身使用年限并不长,有些甚至在投入使用几年内就出现路面破损问题,这给当地道路维修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怎样将水泥混凝土所存在的耐久性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国内道路建设质量、增加道路稳定性成为了目前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对水泥混凝土自身耐久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水泥混凝土是道路建设之中主要使用的一种原材混合料,其耐久性对道路自身稳定性以及使用年限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对水泥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路面磨损方面

混凝土面层所具有的强度以及硬度是决定路面磨损程度的主要原因。在对路面进行建设时,如果在混凝土之中加入矿渣以及煤灰等物质,那么混凝土自身强度以及硬度则会大大降低,对应的抗磨损能力就会减弱。同时,水泥自身的保水性能也是影响路面抗磨损能力的主要原因,若水泥保水性高,那么其对应的表面积也就会增高,最终水泥成型后的耐磨能力就会相对较好。另外,路面所受到的磨损类型主要为冲刷以及气蚀两种,水泥混凝土自身密实性越低,其自身所受冲刷和气蚀造成的磨损程度也就越高。

2.物理破坏方面

除了磨损问题之外,水渗透对路面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也极大,水渗透会使路面自身结构稳定性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天气变化,道路内部干湿转变也会加重水分对道路自身的侵蚀效果。另外,若是道路承载重量超过在道路建设时的设计标准,那么道路自身就会受到损坏,对应的稳定性则会降低,因此,道路中经过的超载车辆也会加快道路的损坏。

二、提高水泥混凝土自身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1.合理选用建筑材料

在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道路进行建设之时,建筑人员应该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且严格地选择。首先在水泥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建筑人员应该选用自身品质稳定,并且强度达到我国工程使用标准的水泥材料,尽量避免选用其他它矿物掺合料水泥。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时,建筑人员应该将质地坚硬并且质量较好的骨料作为首选对象,材料种类应该以石灰岩和辉绿岩以及花岗岩这三种为主,同时还应该保证材料自身吸水率,内部存在的空隙少。在粗骨料自身形状选择方面,建筑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类似于径状的材料,并将其进行级别划分,根据不同材料级别进行后续的储存以及运输工作。在对细骨料进行选择时,建筑人员应该将质地均匀并且自身硬度跟强度较高的材料作为首选材料,材料种类应该以天然中粗砂为主,并对中粗砂中的云母以及泥土含量经行严格控制,在这之中,建筑人员应该避免使用海砂进行道路建设。最后,在矿物掺合料的选择方面,建筑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微硅粉三者作为主要混合材料,并且将粉煤灰跟矿渣以相同的比例进行混合。

2.加强钢筋锈蚀的防护工作

在对钢筋材料进行防护时,建筑人员应该对钢筋外部做氧化保护层处理,使钢筋外部产生一层足够厚度的环氧防腐层,从而避免钢筋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氧化损坏。同时,建筑人员还可以直接在混凝土外部加设保护涂层,从而使氧气无法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接触并发生反应。混凝土外部的涂层材料应该尽量选用抗碱性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材料。另外,建筑人员也可以在混凝土之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剂,确保混凝土能够进行搅拌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含量,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加强混凝土自身密实性。

3.降低碱集料之间的发生的反应

碱集料之中发生的反应对混凝土自身耐久性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如果碱集料发生反应,那么混凝土就很难再还原。因此,建筑人员在对混凝土之中的碱性材料进行使用时,应该先将材料自身碱含量比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由于碱性材料比例失控而导致混凝土材料之间发生反应。同时,建筑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中的外掺剂自身碱性比例进行合理控制,降低外掺剂对混凝土材料造成的影响。

三混凝土工艺方面的应对措施

1.混凝土制作方面的措施

建筑人员在进行或凝土制作时,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自身的强度以及凝结时间和使用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必要时应该进行模拟实验来确定混凝土材料比例。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制作时,应该对细骨料自身含水率进行严格检测,并将工程当地天气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天气变换对细骨料自身含水量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细骨料自身比例配定进行针对性选择。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混凝土搅拌顺序应为:先放入细骨料以及水泥等其他材料,并加水搅拌,待搅拌均匀之后再加入粗骨料,各个环节的搅拌时间应该在30秒以上,而整体搅拌时间则要控制在左三分钟以内。

2.混凝土运输方面的应对措施

建筑人员应该通过运输车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输送泵来进行混凝土运输。输送泵方面的使用要求为:输送管道最初段落应该在15米以上,管道出口处应该选用软管作为组成材料,而其他管道部分应该选用硬管作为组成材料。在对混凝土进行输送之前,建筑人员应该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稳固并且没有和钢筋等其他材料接触,待检查完毕之后才可进行运输工作。输送方式应该为分段式输送,各阶段的输送间隔应该控制在45分钟之内。

3.混凝土浇筑方面的应对措施

建筑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之中,应该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环境以及自身施工能力对浇筑方案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浇筑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在进行浇筑环节之前,建筑人员应该对钢筋自身各方面数据进行二次确定,确保钢筋质量达到工程要求。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建筑人员还应该将混凝土对应的浇筑高度控制在两米以内,如果建筑高度超过两米,那么则应该通过滑槽或者漏斗等工具来对混凝土进行输送。

在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方面,建筑人员应该选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并通过连续推移来完成整个浇筑过程。最后,建筑人员还应该对浇筑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为最佳温度。

结语

水泥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是决定道路质量以及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道路病害的增加,道路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所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建筑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方向。最近几年,我国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因此,只有我国建筑技术研究人员将水泥混凝土方面存在的耐久性问题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不断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国内道路施工质量,确保人们自身安全,推动建筑领域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月琴;;浅谈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2]王增忠;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D];同济大学;2011(12)

[3]工程项目施工网络系统可靠性测定、评判与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2)

[4]郭群;关于混凝土抗渗裂性能检验方法的探讨[J];混凝土;2001(03)

[5]筋混凝土托梁开裂的分析与处理[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