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观察

蒋国衡丁妍罗正华陈建设于荭

蒋国衡丁妍罗正华陈建设于荭(成都空军机关医院五官科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共146例,73例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73例使用硼酸滴耳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3月后疗效。结果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有效率76.7%。结论派瑞松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可靠,耐受性好,值得基层推广。

【关键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是常见的外耳道感染性疾病,选药局限,疗效差,易复发,因此患者常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我科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商品名派瑞松乳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病例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到我科门诊诊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146例,其中21例为双耳发病,男性75例,女性50例,年龄16岁~64岁(平均32岁±8.2岁),病程2周~5年。所有患耳均取样涂片显微镜下查见菌丝78例,孢子47例。单纯外耳道真菌感染82例,继发于外耳道湿疹15例,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8例,伴脚癣32例,均自述有掏耳或抗生素滴耳液用药史。主要症状有耳内发痒及闷胀感,耳阻塞感,听力下降,掏耳后症状改善,几天或1月后症状再次出现。耳内镜下,可见外耳道和鼓膜覆盖有黄黑色或白色痂皮,有状如薄膜或呈筒状,掀开后为耳道新鲜皮肤,部分可见粉末状或绒毛状的菌丝。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者可见鼓膜陈旧性穿孔,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

1.2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3例,对照组73例。两组均在耳内镜下清理干净外耳道,治疗组在内镜下将涂抹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纱条,送入外耳道,贴近鼓膜及外耳道中后段,轻轻填满。然后用棉球堵塞在纱条外面,防止纱条脱落。3天换药一次,共换药5次。对照组给予2%硼酸酒精滴耳,每日两次,共换药15天。分别观察两周后以及3月后耳内镜下表现及涂片结果。对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的病人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局部清理干净后再使用上述方法用药。

2结果

见表一

注:*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判定标准:治愈标准:患者症状消失,经耳内镜检查外耳道干净,无痂皮,无渗出。取样涂片显微镜下无菌丝,孢子,随访3个月无复发。好转:患者症状消失或部分消失,经耳内镜检查外耳道无分泌物,无痂皮,无渗出,取样涂片显微镜下仍有少量孢子或菌丝,或随访3个月复发。无效:经耳内镜检查外耳道不干净,仍有痂皮,渗出,取样涂片显微镜下见菌丝,孢子。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治疗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派瑞松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真菌多在宿主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我市处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外耳道真菌病为常见多发病。外耳道真菌病致病菌种类很多,常见的致病菌有酵母菌、念珠菌、芽生菌、曲霉菌、毛霉菌、放线菌、卵生菌、青霉菌等,以青霉曲菌、念珠菌等较为常见[1][2]。临床上常用2%硼酸酒精、10%水杨酸甲酯、1%~2%麝香草酚酒精涂布或滴耳,但易复发。由制霉菌素配制的抗真菌滴剂虽效果好,但需自行配制,且保质期短[3],基层医院临床不易获得。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乳膏,是由硝酸益康唑和曲安奈德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硝酸益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同时具有抗细菌的作用,因此对混合感染具有“一箭双雕”的功效[4]。曲安奈德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炎作用强[5],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其抗毒作用可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舒张痉挛血管,改善微循环。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综合了二者的杀菌、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能有效的控制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感染,减少外耳道的充血、水肿及渗出,减轻了细胞损伤,促进了炎症修复。本观察结果表明,派瑞松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可靠,患者耐受性好,因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年制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0-111.

[2]张子平,程波,施秀明,等.1015例眼部、鼻部及耳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4,26(5):37-38.

[3]吴娇娇.制霉菌素搽剂治疗外耳道真菌病212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100.

[4]农辉图,李菊裳,黄光武,等.耳真菌病真菌学与治疗方法研究.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10):438-440.

[5]耿建丽,赵辩.外用抗炎抗菌复方制剂-派瑞松[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