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后勤区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酒店后勤区设计

吴梅1姬瑚斌2

(1.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11;2.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筑设计分院,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酒店,这个在中国市场经济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而越来越为国人接受、认同的新型食、宿、娱乐一体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旅馆,高档酒店可以为宾客提供较高档次的餐饮服务,同时又有别于高档饭店,酒店可以为宾客提供洗浴睡眠服务,并综合游戏、娱乐、商务会议等,一些高端酒店还提供购物服务,是一个综合功能较多的综合性商业服务模式。而承载酒店功能的建筑,对于设计而言,针对不同的酒店运营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有着各种设计方式和功能组合模式。

关键词:酒店后勤区;后勤管理流线

前言

本文仅以一次酒店后勤区的设计实践,作为酒店设计的一个切入点,作为设计师的自我总结。

1设计前期

1.1概况

酒店,作为综合性的商业服务建筑,服务于来访宾客是酒店建筑的基本功能,是酒店员工的基本工作,而对于酒店起着支撑作用的就是酒店的后勤区了。

本次的设计工作,是对一个四星级酒店的后勤区进行规划设计,酒店含154间客房,为宾客提供餐饮,餐饮分为全日餐饮以及中式餐饮服务,同时酒店为宾客提供商务会议服务。

在设计工作开始前,通过与建设方的交流,了解到该酒店是在一个已有建筑内进行装修建造的酒店,酒店的后勤区位于该建筑的地下车库内,需要利用已有的地下室出入口进行流线规划设计,同时因为是已建建筑,该地下室内已有部分区域,作为设备房或其他功能房间所使用,留下的可作为后勤区的空间形状较不规则,以上为本次设计增加了部分难度。

1.2现状分析

本次设计的地下室已有两条汽车坡道,其中一条是双车道,一条是单车道,分别位于地下车库的南北两侧(图中),地库内车道成环形环通。另有两条非机动车坡道(图中)。具备后勤必需的汽车出入通道及小车出入口。

同时,虽然区域形状不规则,但是相对成片,中间走道连接,部分尖角区域可以结合房间布置合理消化。

2流线分析

2.1酒店总后勤流线

后勤流线大体上分为:职工工作生活流线、物料进出流线、客房服务流线、酒店后勤维修流线等,职工流线需要专设职工入口,此入口需要与宾客入口、物流出口相互独立,并满足职工上下班考勤、安检的要求。物料进出流线中餐厨用具与客房用品等设置一个出入口;食材及餐厨后勤垃圾设置一个出入口。酒店后勤流线需要布置有维修小间及工程物料进出口。

在这个设计中,如何组合厨房的各功能空间,尽量缩短联系路线,做到高效的原则,同时净污分开,尽量保持较远的卫生距离,是设计需要斟酌考虑的设计点。

(2)职工工作与生活流线

酒店后勤工作主要集中在炊事、清洗、维修、酒店物品管理等方面,同时职工生活包括考勤、更衣、餐饮、人事等方面,因此这条流线会比较集中的与其他流线发生交互关系。

在这块设计中,如何让职工的生活区相对集中,让人事考勤便于管理,并让职工快捷的到达工作地点,是这条流线的设计要点。

(5)其他工作功能区

其他功能区包括:洗衣区、库房区、工程部门等,各自的流线设计如下:

3.1职工生活区、维保区、洗衣区以及库房

后勤职工由一层的楼梯进入地下入口,经过入口处的考勤之后进入更衣沐浴区,更衣之后进入洗衣、办公、库房、后勤维保、洗衣区或管家部,后勤服务人员经由左上方的客房服务电梯进出客房区服务。职工就餐靠近卫浴设施,方便就餐后的洗漱。安保监控办公与考勤值班合并设置,使用一套人员配置,管理两个相似功能部门,维保部门与管家部门合并设物料进出口,方便集中管理。

3.2厨房后勤区

将粗菜及餐厨垃圾的进出口与配餐的出入口需要严格分开,从粗菜进入至熟食配出的流线不能逆行,秉承这个思路,将粗菜的进出口设计在左上角,靠近地下车库单车道出入口的位置,方便小货车进出,粗菜进入后,经过分类过磅,捡净之后,垃圾装袋至垃圾间收集运出,粗菜经过分拣,分类进入各自的粗加工间,干货进入干货库,粗菜在粗加工之后进入切配流程或进入冷库储藏,切配流程放在主厨房、冷菜间内,主材、辅材库布置在厨房附近,方便取用,烹饪后,餐食经过配餐从配餐出口至通向餐厅的餐梯。

本次设计通过思考布局并借鉴已有的成熟案例,最终将这块不规则的区域,布置成流线合理、流线单纯、联系较为紧密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后勤工作效率。

4结语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对于酒店轻松生活的表面之后的后勤支撑体系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于后勤的流程以及各工作的前置条件、后续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将其归纳、组织、设计的过程,也是自己设计工作的提升过程,随着设计思考的深入,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设计工作本身带来的令人愉悦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