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邱东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解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邱东霞

邱东霞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1引言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着整栋建筑物的重量,对建筑安全稳定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乎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地基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提高地基工程质量,最关键地一项工作是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改造,在运用具体技术环节时,需要对不良地基土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对不同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有清楚地认知。

2不良地基土的特点

不良地基土所具备的所有特点,最终指向都是不利于进行建筑工工程施工,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建筑工程后期的使用,具体来说,不良地基土的特点可以根据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和自身特性进行划分,前者主要包括多样性、频发性、危害性,后者包括高压缩性、微渗透性、高灵敏性。

2.1不良地基土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特点

2.1.1不良地基土的多样性

我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和自然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区土壤结构、特质等差异性巨大,当这些土壤所在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这些土壤就有可能变成地基土,而那些土质较软,结构松散的土壤就会成为不良地基土,因承载力有限,一旦进行施工,会出现建筑倾斜、塌方、沉降等事故。

2.1.2不良地基土的频发性

造成不良地基土频发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建筑施工地土壤条件勘察有误,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不彻底不完善,致使建筑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建筑主体倾斜、沉降等问题频发,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

2.1.3不良地基土的危害性

一旦因为不良地基土的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在投入使用后发生倾斜、倒塌、沉降甚至引发局部地震等现象时,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与危害,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是具有重大危害性的。

2.2不良地基土自身特性

2.2.1不良地基土的高压缩性

不良地基土的高压缩性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建筑和大体量建筑对不良地基土施压过大时,不良地基土内部水分和空气被挤走产生空隙而产生的沉降问题。而往往建筑内部的工程构造会使建筑本身施加给不良地基土的压力发生变化或分布不均,这就使沉降问题演变成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一旦发生,会直接导致建筑主体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后果不堪设想。

2.2.2不良地基土的微渗透性

加湿可以使土壤结构紧实,从而增加土壤耐性和承载力,然而不良地基土的微渗透性特点使加湿效果不佳,水渗透量小,渗透速度缓慢,导致不良地基土固结困难,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建筑施工要求的稳定性。

2.2.3不良地基土的高灵敏性

高灵敏性是指不良地基土耐用性差,很容易受到振动、冲击等外因的影响产生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到地基的使用质量,破坏建筑原有的结构,降低使用强度。

3不良地基土的分类

3.1软土多存在于雨水

丰沛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土质结构松散,承载抗压力差,极为不适合进行建筑施工。

3.2膨胀土

造成膨胀土遇水膨胀,缺水收缩的是蒙脱石,这是膨胀土的主要构成成分,在反复的膨胀与收缩过程中,使得地质形态和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极难进行加固工作。

3.3松散砂土

松散砂土表面上为砂石结构,看似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强度,承载力好,但在饱和状态下抵御外力的能力极差,振动、冲击等都会使松散砂土内部出现流动或液化,从而影响稳定性。

3.4杂填土不良

地基土中唯一的人造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杂填土的构成成分多为生活或建筑垃圾,土质结构相对复杂,软硬填充物混杂,结构空洞和地质流动性大。

4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4.1换土填充法

顾名思义,换土填充法就是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更换,在所有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当中,换土填充法是操作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最为常用的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换土填充法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改造,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换土不是只换不良地基土,而是要将建筑区域内需要承载建筑物重量的全部地基土进行更换,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地基作用的发挥。一般情况下,应用换土填充法的步骤是首先进行勘察圈定更换范围,然后进行清除和填充工作,最后为保证新填充地基土的密度结构和承载程度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要使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加压加固。

4.2材料灌注法

材料灌注法属于比较简单的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基本原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地基土选用不同类型的合成材料,将其灌注于不良地基土之中,以增加地基土的强度与稳定性,从而满足建筑施工的承载要求。一般情况下,松软土质常使用碎石桩、砂石桩等进行灌注;杂填土常使用钢铁条、尼龙绳等进行灌注;土坡土质常使用土锚、土钉等进行灌注。另外,在材料灌注法中,还有一种是相对特别的方法,即使用高压设备,将摩擦系数大,抗压力强的金属材料灌注于地基土内,降低地基土流动性,以达到建筑施工要求。由于材料灌注法需用材料数量多,质量优,所以相对而言,材料灌注法使用成本较高。

4.3夯置振冲法

究其本源,夯置振冲法与材料灌注法有相同之处,但是前者的工艺水平更高,要求更高。夯置振冲法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高压水枪、沉管、锤管等特殊工具,实现对不良地基土的振动、冲压或挤压,在不良地基土中打孔,然后将碎石等大颗粒填充物堆放于孔中,以此形成柱桩体,利用柱桩体和地基土的复合而形成满足于建筑工程需要的地基结构,从而提高地基紧实程度、承载力和稳定性。

4.4地基压实法

地基压实法是借助堆载加重、降水凝结、真空等技术手段,降低不良地基土内部水分和空气含量,在不良地基土内部形成真空或高挤压状态,从而使不良地基土的分子结构更加紧实,以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应用时,要对不良地基土的土质情况有充分了解,有针对性的使用,在改造淤泥、粘土和软土等不良地基土时效果尤其最佳。一般情况下,采用真空压实方法,首先要在不良地基土表面铺设砂子,以达到覆盖和封闭的作用,随后用真空泵等机械设备将不良地基土中的水分、空气抽出;采用堆载加重方法时,要在不良地基土表层大量堆放重物,借助重量将不良地基土内部的空气与水分挤走,并紧密结构,只是这种方法周期较长,对于一些工期紧,任务重的建筑工程项目并不适用。

5结语

地基是保证建筑长久使用的关键,地基工程建设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不良地基土的改造,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竣工后建筑物能否安全稳定的投入使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工程施工实践的不断深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高效、经济、快捷的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被发明及应用,究其本源,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都是为了改善不良土的内部结构紧实情况,增加荷载力,增强强度和稳定性,最终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对保证建筑物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晶亮.施工现场常见不良土质地基分析与处理[J].山西建筑,2016(18):67~68.

[2]贾峰.论工民建施工中队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江西建材,2017(2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