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外指导实现“少教多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重视课外指导实现“少教多学”

丁志敏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陕西汉中723000

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以生为本”,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总结,让语文课堂逐渐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少教”可以理解为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学习不单纯是一个简单模仿、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自主探究、大胆创新的快乐旅程。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国另一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何在习作指导中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达到优化课堂效果的目的?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着“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本人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探索。

经过反复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有效指导,采用巧妙的方法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日积月累,将会成果显著。细究怕写习作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在怕没有内容可写、怕没有谋篇布局的技巧写不出好的习作,更怕习作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解决了孩子们的这些困惑,习作将不再是难以完成的高难度任务,习作课堂也不会再令语文老师束手无策。经过反复斟酌,我决定采用以小练笔为载体,以课外指导为方法,逐步实现对学生习作兴趣提升、习作水平提高的终极目标。

小学生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所见、所感、所思、所做很多,引导他们从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内容写下来,这实际上是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分析、判断,从中他们会得到自我教育,习作水平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得到提高。如果没有丰富的课外积累与敏锐的课外观察,引导学生完成习作无异于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对学生课外观察习惯的培养、课外文学知识的积累、规范表达的训练,都是实现“少教多学”实效的必备要素,系统的评价体系更是有效激励了学生习作的热情。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在学生极有限的生活范围限制下,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来,需要老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以便为习作积累各类丰富的素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虽然学生的生活范围极为有限,但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如果能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经常发现许多习作的素材。因而,我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自己的小练笔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初步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习作的内容自然也就丰富起来了。

清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悦耳的鸟鸣惊醒。我朦朦胧胧睁开眼睛,只见太阳温柔的光芒柔柔地笼罩在我的身上、被子上,暖暖的,仿佛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来到窗前,昨晚窗上那一层薄薄的霜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一滴滴淘气的小水珠,仿佛给我家的窗户挂上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珠帘。远远望去,窗户上的小水滴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小钻石。

放眼远眺,只见一群小白鸽正停在细细的电线上,叽叽喳喳,连蹦带跳,组成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听,它们叫得多欢哪!一定是在为全世界的人们演奏最优美的乐曲呢!

仰望天空,瞧!一匹巨大无比的蓝绸缎铺展在我眼前。白云姐姐轻轻地飘过来,仔细为这大绸缎绘上了精美的图案。虽说只有蓝白两色,却显得淡雅、素净,让人感到非常优雅。

窗外这美好的一切,被顽皮的眼睛看见了。它将这一切迅速照成了照片,永远存放在我的记忆里……

——《晨》柳家旭

在山谷中,它们适应着最险恶的环境,却生活的自由自在,在人类提供的环境中生长,却是缩手缩脚,没有一点高雅纯净之气,蔫蔫的勉强存活。兰花,或许就像鱼儿,离开了故乡的河,就是能舒服的生活在鱼缸里,也没了往日的活力。我看着这盆刚刚步入人类生活的兰花,又瞧瞧放在阳台的兰花,这盆兰花是多么的优雅,绿色的叶上像是打了蜡一样亮,浑身上下透着健康圣洁的气息,叶子翘的笔直,充满力量,而那些兰花呢,早就失去了往时的风采。我的内心已不可阻挡的喜爱上了兰花,冲破了对兰花的偏解与不满,感慨着它对自由的向往。离开自由生长的土地,哪怕环境更好,也没精打采,它是多么的高傲啊,又是那么傲人,骄傲地存在着,对人类的细心呵护不削一顾,宁愿放弃自己的美貌,也不愿接受人类的环境。它就愿意生长在那个无人打扰,安静自在的环境,条件越艰险又充满活力,努力生长。

我敬佩这些兰花,拥有冰天雪地的圣洁,崇山峻岭的坚强,不可比拟的高雅。越险的地方生长的越悠然自得,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兰花内心的高傲、高雅,只有最险峻的地方才配得上。

——《兰花》片段李崇灏

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习作表达的技巧

读书是智慧的源泉,读书使人身心愉悦。在知识的海洋,人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所以,对于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广泛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言之有物”,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名家表情达意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班级内围绕一些主题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如“我读《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带来的思考”、“和汤姆去冒险”等。在老师有效的引导、指导下,孩子们的阅读不再是走马观花。渐渐的,学生的阅读量大了,思维活了,想法也多了,必然会产生说和写的欲望,这为习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规范遣词造句的能力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时,在教学中我就注意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告诉学生,说话时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更要做到“言之有情”。我不仅仅重视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时刻不忘规范学生的口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练习口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故事会等等都是学生展示才华,强化口语的好机会。当学生能说出丰富多彩的话语,发表一篇篇精彩的演讲时,就不再需要老师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教给他习作该怎么去写了。持之以恒的观察训练,让每个孩子都渐渐意识到:习作并非只能写事,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随笔吟诵几句诗,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文章;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渐渐的,孩子们的练笔内容十分丰富,可谓精彩纷呈。班里习作练笔的氛围空前高涨,不少孩子还写出了内容新颖、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闪闪烁烁,烁烁闪闪,带着你的思绪进入云层,深入空中,到那漆黑的云朵之中,倾听这时世界的平静之音。白天的喧嚣全然不见了踪影,只有安静,安静,甚至于摩登大楼上的灯束打过都有声音掠过,惊得熟睡的麻雀又叽叽喳喳抱怨一番。但一切都是那么迅速,谁都不愿浪费这样优美环境下的一分钟,眨眨眼睛再竖耳倾听,一切又归于寂静。树叶在静悄悄的扇动着,一阵风吹过,才“沙沙沙”的齐鸣起来。

闭上眼睛躺下,每个人嘴上都挂着静谧的微笑……

星空之下,不一样的世界……

——《星空之下》片段苏宇晨

同时,教学中我重视从课本中发现和挖掘其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因为课文就是孩子们学习规范表达最好的范本。在本学期,我结合所教课文,给其中一篇或几篇规定主题让学生完成练笔,例如:学习《匆匆》一课后,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学完《学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文章的感悟;学完《芙蓉楼送辛渐》,布置学生发挥想象把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学完《凡卡》,让学生想象凡卡梦醒后的学徒生活,进一步感悟沙皇统治时期俄国儿童的悲惨命运……

四、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空前的创作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有了观察生活的积累,学生们乐意把自己的观察所得用笔写下来与同学分享、交流。尽管有的学生在表达时总体上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缺漏,错别字连篇,但那是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学生也有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我总是用“放大镜”发现每个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进步中的“闪光点”,毫不吝惜自己赞美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享受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战胜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评估制度

如何让学生习作的热情持续下去,我采取了星级制的激励手段。对于写得好或有进步的习作,除了用红笔圈画出好词好句、让他们在语文课前范读之外,还画上五颗五角星加以鼓励,并告诉学生,每两周评比一次,谁的星星数最多,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每次奖励的形式、内容各不相同。这一制度大大激发了学生完成习作的积极性和写好习作的愿望。

(二)协作制度

一开始,总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屡屡得星。那些能力较弱的同学却有些力不从心。对此,我特地指定能力较强的同学与能力较弱的同学结成“互助学友”,通过互帮互助形成提升习作水平的合力。具体做法是:师傅负责指导学友选择习作内容、表达方法,学友也必须先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与意见。我也适时地“刺激”他们:“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写作水平不可能一天就得到提高,只要你们态度认真、有所进步的话,我会各奖你们五颗星。”班内学习风气也有了明显的好转,中午休息时坐在教室里看书阅读的同学增多了,学友之间每天互相交流有哪些内容可写?该怎么写才能写得更精彩?师傅们也在课间不遗余力地替自己的学友修改文章。习作的内容日渐精彩起来,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比赛、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奖励制度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不仅在班上宣读好的词句、段、篇,奖励给学生各种小小的奖品,还在学习园地张贴优秀习作,将习作收录到班级自办的优秀习作汇编之中。特别优秀的,还鼓励学生推荐向报刊投稿,满足学生的“发表欲”。学生的习作热情日渐高涨,由最初的“要我写”变为后期的“我要写”,成为一件人人都喜欢做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加之经常进行引导、讲解,学生的习作逐渐有了一定的深度。他们学会了思考、辨别,初步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变化都真实地反映在习作中。

快上楼时,我已经饿得没有劲儿了。这时,我的眼前忽然一亮:楼梯拐角上有一张五角钱。我高兴极了,快步走过去捡了起来,心想:“真是老天有眼啊!我可以去买点儿小吃了!”我兴高采烈地走向小卖部,准备买点儿什么充个饥。突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这样做,怎么能是‘拾金不昧’呢?我不能这么做!”我的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可是我实在太饿了,肚子里咕咕直响,仿佛两条腿也开始不听使唤了,又开始向小卖部迈去。走到小卖部门口,我却又犹豫起来:买还是不买?该吗?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经过思前想后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做出了抉择:我要把这五角钱还给失主。我不能贪图小便宜,应该做个拾金不昧的优秀少先队员。

……

这件事很小,从中却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因为一时的糊涂就放弃了自己最基本的准则,应该从小做一个不贪图小便宜、拾金不昧的人。

———《一张五角钱》片段苗碧琪

多么伟大的母与子啊!他们是多么的诚实守信啊!50元钱,对于一般人来说不足为奇。但是对于这对贫困的母子来说,却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完全可以把这钱私自留下来作为生活的补助,可以用它来改善一下清贫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这对母子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令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如果生活中人人都像这对母子一样拥有诚信的崇高品质,世界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人与人之间有了爱,彼此信任、彼此关怀,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纷争。我们应该从小开始、从现在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诚信、正直的崇高品质。将来,我们的社会、整个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观“讲述”有感》片段贾皓元

写作来源于生活。只要学生能够用心地去观察、用心地去感受,就会写出无比精彩的文章来。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技巧,养成了观察、积累的好习惯,就能够抓住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也就能够真实准确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深层感悟。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我们都应该加以表扬。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因为,生活就像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就像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习作素材。相信只要老师善于做好课外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学会表达,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定能让学生从此不再为习作而犯难,更能把老师从繁重的习作教学中解放出来。